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文化宫日渐萧条 资金缺乏成没落主因

2013-06-03 14:29:00 来源:齐鲁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同样的官方背景和公益文化性质,相比于少年宫和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为什么如此萧条?

  专家建议,工人文化宫的发展应去除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摆脱文化宫目前的尴尬境地。

  工人工资都要靠房租

  相比于少年宫和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的没落来的又快又急。相关工作人员分析原因时表示:“工人文化宫的日趋冷清主要还是因为资金缺乏,原先工人文化宫完全由上级部门拨款,现在不同了,不仅活动资金缺乏,工人工资都要靠收取的房租。”

  目前第二文化宫在职人员大概有30多人,与以往相比少了很多。据该单位文体科一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职工的基本工资由上级拨款,但活动经费没有保障,场地维护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自己去做。

  据介绍,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人文化宫举办活动依靠行政指令邀请参赛队伍,经费由政府出,参赛队伍每次都很多。现在举办活动要靠文化宫联系参赛队伍,寻找合作商家,筹集活动资金。

  上述人士认为,工人文化宫的冷清与文化宫尴尬的境地有很大关系,“受事业单位性质的限制,不能办纯商业的活动,不能满足商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政府投入的资金并不充足。”

  “工人文化宫的没落和周围国有工厂的大规模破产密切相关,随着第二工人文化宫周围的国棉一厂、二厂、四厂和印染厂的破产,第二工人文化宫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了。”周围散步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与大众需求脱节失去市场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KTV、电影院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大大冲击了工人文化宫的市场。据工人文化宫物业科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娱乐场所众多,电影院的竞争尚且激烈,工人文化宫的露天电影等文化活动根本就没了市场”,他向记者介绍,工人文化宫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过热,缘于计划经济时期文化资源的缺乏。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玉平告诉记者,自己也注意到了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逐渐被边缘化这一现象。刘玉平认为,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应坚持非盈利公益性文化组织的属性,满足大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在市场经济下,利用率却不高,只有少数人前去参加活动。”

  刘玉平分析,文化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与市场经济下大众文化的需求相脱节。“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和高端,工人文化宫由于设施陈旧,吸引力在不断下降。”

  刘玉平认为,工人文化宫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得“转型”,“去除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面向市场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工人文化宫的尴尬境地。”刘玉平建议,“总体来说,城市公共文化生活设施仍很缺乏,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