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世界文化遗产应成为“中国梦”的名片

2013-06-09 15:46: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北京6月8日专电(记者 傅双琪、廖翊)长城、紫禁城、熊猫和功夫大概是世界上最通行的中国“名片”;从好莱坞明星、外国元首到普通外国游客,长城和故宫这样世界闻名的文化地标可能是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今年的头5个月,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就接待了300多位重要外宾,包括法国总统、冰岛总理和阿联酋议长。根据故宫所做的观众调查,15%左右的游客是外国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故宫博物院应当成为值得国人骄傲的文化典范,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自1987年首批6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目前中国共有42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说:“这些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卓著,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了更多话语权。”

  与此同时,置于国家保护下的文化遗址数量也迅速增加。刚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增加了1943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到了4295处。

  然而,数量增加并不总是好消息。大多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成为旅游热点。“游人如织”正挑战这些古迹的承载能力。

  根据北京市政协的调研,2012年“十一黄金周”八达岭长城日客流量高达8.1万人次。去年故宫参观人数突破历史最高的1534万人次,同比增长9%。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就包括丽江古城、故宫、颐和园在内的6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表达过忧虑也提出过改进意见。

  尽管文化遗产与旅游和商业结合很常见,也有益于可持续地保护和传承,但是过度追求文化遗产的经济效应却使保护进入歧途,甚至带来灾难。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表达了他的忧虑。“过去遗产保护缺钱,现在,在一些地方,钱却成为遗产保护的灾难。把古旧的真文物修成了非常光鲜的假古董。人才队伍跟不上,文物保护、维修理念跟不上。”

  近年来,费巨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或借申遗之名寻求商业开发利益的争议事件多有发生。今年4月,西安兴教寺因不满寺院部分建筑被拆迁致使生活等受到影响,提出暂时退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

  杜晓帆认为,最大问题在如何认识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如何看待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终极意义。在哲学层面上思考少了,而对现实的、利益的考虑多了,在面临自己的文化遗产时,就会时常在操作中出现违背核心价值的问题。

  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文化认同的基础,而如何对待这些著名的中国“名片”更将影响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民族复兴除了国力强盛之外,也包含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几乎涵盖了世界其他国家很难遇到的各种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希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摸索出好的方法、理念,为世界发展中国家遗产保护作出更大贡献。”杜晓帆说。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