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生态文明视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宝贵探索

2013-07-19 16:56:00 来源:贵阳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组成部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项工作与重中之重。在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已较大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国土空间合理布局,以承载人口增长、经济扩张带来的高强度的经济活动,使我国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化的地区得到保护和改善,使大都市区、城市密集区、经济带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实践系列丛书之一《贵阳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一书适逢其时,该书立足贵阳实践,在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一主线下,分别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入手,着重探讨了贵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规划部署、主要做法与经验成效,为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加了鲜活的实践案例,积累了重要经验,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贵阳市一直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贵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有了更加先进的理念指导、更加积极有效的推动力和制度保障。该书尤其突出了贵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践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智慧与艰难选择,从六个方面系统归纳了贵阳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实践创新,为生态文明视域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格局积累了宝贵的区域实践经验:一是尊重自然,合理布局。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合理选择适宜国土空间自然属性的开发内容,努力构建 “一城三带多组团”的城市化格局、“五区六带十板块”的生态农业格局、“两区四带多水”的生态安全格局。二是顺应自然,智慧利用。顺应贵阳喀斯特岩溶山区独特的地貌和生态本底,以“显山露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原则,构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以环城林带、风景林地、干道绿化为骨架,打造公园、广场、河道、社区、庭院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花、藤、草搭配有致的城市生态系统,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三是保护自然,提高容量。大手笔兴建220余万亩环城林带、7个山体公园、3个城市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两区为核心,环城林带、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南岳山脉森林资源四带以及南明河、市西河、两湖一库等诸多水体形成生态安全格局。四是绿色发展,人地和谐。以分工明确、圈层拓展、分区发展、园区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产业布局有力支撑了城市经济结构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以城乡一体、舒适宜居、紧凑适度为主要特征的城乡生活空间优化使得生生不息的家园更加幸福美好。五是分类实施,提高效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调整空间结构,生产空间强调集约高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生活空间强调宜居适度,实现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集约利用,打造城乡一体的宜居环境;生态空间强调山清水秀,维护自然山水格局的完整性,永葆贵阳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六是空间管制,控制强度。按照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空间开发的重要原则,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实施空间管制策略,规范开发秩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该书最后指出,顺应生态本底特征,遵循空间发展规律,精心规划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键所在。

  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将贵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实践放在特定的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下重新审视,系统总结了贵阳国土空间开发的历史经验教训和现实基础,并对国土空间格局的三大空间进行了系统分解与认真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对研究其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范式,为其他地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探索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该书中也客观地指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形成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未来贵阳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面对困难,贵阳再次迎难而上,在新一轮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践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功能分区方案,推行形成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相信贵阳的明天会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李国平,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10zd&022)”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