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2013-07-19 16:58:00 来源:贵阳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自然是人类之母,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丰富的矿物质,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实践系列丛书之三《贵阳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以贵阳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系统、全面、客观地展现贵阳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全书共六章,采用总分总的布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分析深入。第一章以尊重自然为主旨,立意深远,认识自然规律,分析发展形势与机遇,阐述贵阳生态环境成效,提出建设美丽贵阳。第二章到第五章围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阐述贵阳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具体包括贵阳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历程、贵阳生态建设、贵阳污染防治、贵阳各区市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集,内容详实、具体。第六章总结了贵阳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经验与启示,提出“八大经验”、“五大启示”,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该书在写作中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紧紧把握贵阳实践,既生动再现了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又科学总结了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在谋篇布局、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等方面都独具匠心:

  一是理论高度与实践厚度的结合。该书站在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高度,深刻把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贵阳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研究框架,运用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功能分区等理论分析贵阳生态环境本底,理论功底深厚、具备研究价值。同时,该书丰富展现了自2007年以来贵阳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总载体,以“三创一办”为总抓手,采取最严厉措施纵深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资料详实,内容丰厚,信息充分。

  二是系统性与特色性的结合。该书系统性强,依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工作部署,系统构建贵阳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分析框架,专章论述贵阳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其研究内容被分解成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六节内容;同时,专章论述贵阳环境保护,从强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噪音污染防治、城市环境卫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六方面以六节内容展开。该书还以实践案例选编的方式,生动、鲜活展现了贵阳各区市县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凸显贵阳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特色。

  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该书在论证贵阳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方面,恰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分析方面,充分消化吸收贵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文件、政策、法规、着作、文章、报道等资料,以案例、专栏、图形、图片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充分展示贵阳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实践。在定量分析方面,引用贵阳市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权威资料数据,以表格、图形、文字的形式,科学严谨、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地客观展现贵阳生态环境建设成效。该书恰如其分地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内容的信息量、丰富度和可读性。

  四是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结合。该书凸显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探索了贵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历程,梳理了自2007年以来贵阳各区市县多个部门、各个层面、多方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在时间序列上纵向比较了贵阳近几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成效,可堪称为“贵阳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近现代史”;该书还突出实效性和新颖性,展现了贵阳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举措与成效,如成立两湖一库、环保两庭、生态文明委等等。

  五是可操作性与可借鉴性的结合。该书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工作部署,系统梳理贵阳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做法,高度提炼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八大经验”和“五大启示”,这不仅仅是对贵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结,还能够为其他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提供可操作性的路径与措施,提供裨益和借鉴。

  作者简介:周冯琦,研究员,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肯尼迪政府学院、牛津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环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