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一位乡野企业家的中国梦:让山里的孩子都上学

2013-07-30 16:07: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原标题:一位乡野企业家的中国梦:让山里的孩子都上学

  新华网四川频道7月30日电(侯大伟、靳廷江)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也是一个只认识自己名字的文盲,如今是三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尽管已经拥有数千万的财富,但他始终认为,读书少制约了他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成为他心头“永远的痛”。这些年来,他始终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着,那就是不仅要让自家的孩子全部成为知识分子,还要让他所在的这座大山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有书可读,“一个都不能少。”日前,在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万源市,农民企业家杨树华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中国梦。

  身为5兄弟的老大 他只上了三天学

  1953年9月,杨树华出生于四川渠县涌兴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是父母5个儿子中的老大,他很小便承担起照顾弟弟们的责任,也很早就开始下地干活。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四季都没吃过肉,冬天也打赤脚。”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把他送到了学校,三天后,因未能按时缴纳学费而辍学回家。

  “在我们老家,文盲很多,这个并不是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杨树华说,读不了书,他也没感到失落。“天生一人必有一路,我很快就成为了一把干活的好手。”

  只身闯荡他乡 渐成千万富翁

  凭借一身好力气,杨树华很快就成为了村里的劳动能手。但是,在那个年代,这种本事也并不一定能让人丰衣足食。1979年,杨树华结婚了,次年有了大儿子杨小刚。一家人要吃饭,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召开,全国上下迎来了新的希望。

  1983年2月,杨树华告别父母妻儿,怀揣2元钱到了临近的万源县,成为了一家建筑工地上的石匠。“每天的工钱是一块八,在当时也不少了。”干了7个月之后,他因老实肯干而得到了工地负责人的赏识,主动把一栋库房修建工程的劳务项目承包给了他。当年底,该项目竣工,他赚了2700元。“对于我来说,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杨树华的事业一帆风顺,到了1993年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其后又成立一家劳务公司和商品混凝土公司,如今已是万源市身价数千万的知名民营企业家。

  读书少成为心头之痛

  杨树华说,在事业发展之初,并不觉得没文化会有啥大问题,“就是数个钱,而且也没多少钱可数。”但是,在事业逐渐壮大的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了读书少所带来的麻烦。 “在和很多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己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思维,错失了不少的商机,甚至还有上当受骗的经历。”

  他的企业聘请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担任管理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企业在文化上的不足,但是对我一个负责人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甚至看不懂他们制定的文案,只能基于对他们的信任来签字确认。”

  “读书少成为了我心头永远的痛。”他说。

  让山里的孩子都读书

  这个“心头之痛”,让杨树华有了丰衣足食之后的新目标,那就是要实现他心中的中国梦:“不仅要让我自家的孩子全部成为知识分子,还要让这座大山里上不起学的孩子全部有书可读。”

  “我不能让他们长大后再有我一样的痛苦,从2004年起我就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杨树华说。

  到现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已圆梦成功:大儿子杨小刚,毕业于重庆大学,目前负责家族的建筑企业;二儿子杨小国,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目前负责家族的商品混凝土企业;小儿子杨进,还在意大利留学,学的是经济管理。

  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的万源市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失学的可能。“我每年都要拿出20万元左右去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据了解,每年秋季开学之前,杨树华都要在万源市全市范围内寻找贫困学子,“只要真有困难的,我都忙。成绩好的,没困难的,我也奖励。”他在万源市第三中学设立奖学金,对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每人予以5000元奖励,“2004年至今从没间断。”

  在他资助的众多学子中,冉茂娟和冉茂巍姐妹俩是他的“掌上明珠”。2010年7月1日,万源市遭遇史上最强暴雨袭击,冉茂娟姐妹俩的父母不幸遇难,姐妹俩成了孤儿。杨树华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妻子一起前往救助,将冉家姐妹俩认作干女儿,“我要负担她们上高中、读大学的所有学习和生活费用,还要担负起做父亲的角色,让他们健康成长。”

  无私付出得到认可

  这些年来,杨树华的无私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如今,他是达州市政协委员、万源市政协常委,还是万源市教育系统的“特约教育督导员。”

  “杨树华同志做企业讲诚信,助教育有爱心,在他身上我们总是能看到大巴山人的淳朴和善良。”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说。

  “杨爸爸对我们的好,岂是一个爱心所能解释?他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把我们这代人的健康成长当成了他的责任,他真的一直在为此努力。”冉茂娟如此诠释他对杨树华的认知。(完)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