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写在大地上(中国道路中国梦)
土地是有生命的,人类作为大地的子女,应该懂得尊重自然、呵护土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人们记忆中的农村天然之美、农业自然之状,在现实中却渐行渐远。开发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我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近30年的不懈追求;让农村回归田园,让绿色农业造福乡村建设,则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
在很多人看来,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激素、添加剂,一些农民也认为,防治病虫害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农药,一季小麦往往最少要打三次药。然而在技术层面,实现农药、化肥的零使用是完全可能的。
三年前,怀着生态农业梦,带着对自身知识和技术的自信,我决定走出实验室,在河南省汤阴县流转了两万多亩土地建立起生态农业园。然而,把生态农业的梦想转化为现实,远比想象的困难得多、复杂得多。
发展生态农业,要有合适的土地,土壤遭受污染肯定不行。当我踏上这片承载着梦想的土地时,发现它已饱受沧桑。以往化肥过度使用,土地地力下降厉害,土壤板结。土地质量不合格,就得先养着。很多人觉得养地不可思议,其实不然。让土地抛荒两年,通过自然循环恢复生态,这样才能达到生态农业种植标准。土地恢复了供给农作物自然生长的能力,继而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土地要养,水源也要培。许多浅层地下水早已被化肥、农药污染,加之农业园又地处岗地坡地,几乎没有稳定水源。要改变看天吃饭的局面,就得打井。往下挖80米便有地下水,我却要求打到200米。很多人笑话我钱多人傻,在我看来,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土壤质量,也关系到农作物品质,必须选用深层无污染水源。
基础条件完备了,用工难题又来了。农业园雇佣了近500名附近村民,但他们的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一开始不懂也不信生态农业,生产管理上时常会出现不合拍。拿养鸡来说,我主张生态养鸡,人要当鸡的服务者,不要左右鸡的生活规律,有村民为让鸡多产蛋,半夜还给鸡喂食,扰乱鸡的正常休息。于是,我开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培训班,让村民适应生态农业生产,建立起农业技术工人队伍,按技术级别确定工资待遇。就这样,生态农业的理念逐步得到培育。
前期的大量投入,还形成了巨大资金压力。生态农业本身战线长、见效慢,产出的有机农产品又难以打开市场,初创时期我压力很大。有机农产品难获认可,既有价格高、普通消费者负担不起的原因,也有消费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市场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消费者观念的转换也不在一朝一夕。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研究虫情测报和物理杀虫灯,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也很好;培育瓢虫防治小麦麦蚜虫,控制率达80%以上;生态农业园已在全国开了20家有机食品销售店。
一路摸索,我的梦想已触手可及,人地和谐共存的信念也日渐坚定。土地是有生命的,人类作为大地的子女,应该懂得尊重自然、呵护土地。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不仅耗损土地生命力,也在透支人类的未来。老子说,“道法自然”,从事农业生产,唯有顺从自然,接受自然馈赠,尊重生态规律,才能既关照人类自身健康,又无损自然和谐。
(作者为河南省佳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报记者曲昌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