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界多个边防连队被洪水围困 官兵蹚水巡逻
界江水滔滔 界碑坚如磐
趟水巡逻 李建峰摄
乘艇巡逻 李建峰摄
调查背景
近一个月来,我国东北遭遇多年不遇的洪灾,黑龙江边境一线的20多个营连哨所遭受洪水袭击。
突如其来的滔滔洪水,不只是自然灾害,更是对戍边人忠诚与信念、使命与责任的全面考验。广大边防官兵坚守一线巡逻执勤,使边关始终坚如磐石!
抗洪抢险,保护家园,对戍边人来说具有双重含义:既要挺身而出保护好身边的“小家园”,确保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要瞪大眼睛守护好祖国这个“大家园”,时刻牢记戍边使命,确保边境安宁、边防永固。
趟水、划船、乘巡逻艇,戍边人坚守边防一线
巡逻执勤从未间断
8月22日上午,记者在某边防团边防线看到感人的一幕:10多名官兵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前往边防巡逻执勤。排长赵嘉成拿着木棒走在最前面探路,后面的战士腰上系着粗绳索,一个牵着一个往前走。
“我们的巡逻执勤没有一天中断。”黑河军分区领导介绍说,不少边防连队被洪水围困,一些边防站营房外的洪水深达一两米。可各营连巡逻执勤任务不变,能乘车的乘车,能徒步的就趟水执勤,水实在太深就乘艇巡逻。
黑瞎子岛90%以上土地被淹,岛上的施工人员早已全部撤离,可守岛官兵始终坚守岗位,一步也没有撤退。
“在任何时候,不管有多危险,我们边防军人都必须坚守在边防线上。”官兵们告诉记者,大家在洪水中坚持巡逻也是一种宣言:我们坚守祖国领土的决心不会因任何因素而动摇!
前两天,某边防团边防一线被洪水淹没,人员无法进入。官兵们专门找来一艘渔船,天天坚持巡逻到一线。
由于水流太急,某边防团有近10公里边防线进不去人和渔船。官兵与某边防巡逻艇大队建立了联合巡逻执勤应急机制,每天乘艇联合执勤,确保边防巡逻无死角。
黑龙江省军区领导介绍说,多日来,数万官兵在奋力抗洪救灾的同时,始终坚持巡逻执勤,数千公里边防线始终在官兵警惕的目光中。
地图、定位仪、老边防,人与科技结合丈量国界
巡逻边界分毫不差
洪水来袭,黑龙江部分地段两岸变成一片汪洋,寻常人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江、哪里是岸。
某边防巡逻艇大队三级军士长熊应春每天照常驾驶巡逻艇在界江巡逻,与涨水前比没什么两样。这让俄军敬佩不已:洪水中,不少地貌地物都发生了改变,熊应春“靠感觉”竟仍能这么精准,真是太神奇了!
“界江界河就在我心里装着呢!就算不用探测仪,我也能找到界碑的准确位置。”熊应春在边防一干就是18年,对边防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与熊应春一样神奇的还有某边防团哨长王勇,他的“定位”水平让人叫绝。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走过“九曲十八弯”,王哨长一把将手中的红旗插在了水中:“这里就是边界线,再往前多走一步就越境,少走一步没到位!”
随行的机关参谋用定位仪仔细“丈量”——分毫不差。
在黑河军分区某边防团,记者看到,每组巡逻官兵都有一个手持北斗导航定位仪。战士李小文说:“有了高科技产品,哪怕洪水再大,也不会影响我们在边界巡逻。”
据介绍,为了准确定位边防线,省军区专门给各边防团下发了地图和北斗定位仪等,一些有条件的连队哨所还利用驻地资源,联合地方测绘、水利等部门勘测边防线,确保官兵守护好国境。
护堤、护碑、设置标志,倾心呵护边防设施
确保国土寸土不失
洪峰到来前,边防军人首先做的是保护界碑。
某边防团三连辖区,恰好是险情频发的特殊防洪区域,有两块界碑挺立在抗洪大堤上。团政委杜迎春晚上睡不着觉,担心官兵在抗洪固堤时不小心损坏界碑,带领官兵用沙袋将2块界碑围得严严实实。
黑龙江第三次洪峰到来前,某边防团八连连长张书辉带领官兵,对辖区内的6块界碑进行固基,用沙袋进行保护。“对边防军人来说,界碑比生命还重要!”张连长告诉记者,界碑是国界的标志物,必须时刻矗立在边防线上。为了防止界碑被洪水淹没找不到,或是抗洪运沙船快速行驶不小心撞坏界碑,官兵们每次巡逻,都要勘察界碑,设置标识物。
佳木斯军分区司令员魏智峰告诉记者,洪水来袭后,边防官兵一方面想尽办法保护大堤、保卫国土,另一方面在边境线上设置标识物、维护边防设施,确保国土寸土不失。
洪流来袭,某边防团部分边防铁丝网和网桩倒伏、10余公里巡边路被毁。官兵们不等暴雨停歇、洪水退却,就积极抢修。由于勘测精确、作业认真,边防铁丝网归位没有出现丝毫误差。
采访路上,有这样一幕情景让记者深受感动:一队队巡逻的边防军人,在洪水中艰难前行。为了手中的装备不被洪水侵蚀,他们全都将装备举过头顶,正如他们将国家利益高举过头顶一样……
在中国边境版图上,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边防军人,才使得万里边关坚如磐石、万里长城坚实如铁。(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陈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