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抬高社会保障底线 评论称须制度改革推进
银发经济,只能通过资本化、产业化的发育才能成型。但是在这些方面,目前既存在制度空白,也存在市场空白。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政府“保基本”,社会力量发挥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作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业被提到了空前高度。
中国人今后如何养老,近年来始终是社会焦点。中国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养老金在未来几年将产生缺口的预期,让人们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高度关注,但在一定程度上养老模式的共识还远未形成。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关于养老的社会迷思。老有所养,既是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理念的理想模式。因此,政府必须起到“兜底”作用。《意见》提出政府“保基本”,兜住的不仅是养老的政府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保障底线的巩固与强调。
同时也要看到,从养老的制度惯性和发展趋势看,将养老全部交由财政保障也不现实。中国社会的“老”是未富先老,财政难以承担巨大养老压力。而现行养老机制的多元化和多元标准,也使财政完全支付缺乏入口。老有所养的实现,必须同时依赖于社会力量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说,“银发经济”应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客观地说,让银发经济真正成为新的社会保障乃至经济的增长点,目前尚有许多欠缺。银发经济,只能通过资本化、产业化的发育才能成型。但是在这些方面,目前既存在制度空白,也存在市场空白。
资本化,需要将目前已达2万亿元的养老金结余进一步融入市场,在保证投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资产的保值升值,以此增厚国家的养老资本。
产业化,既需要社会资金愿意进入养老领域,也需要对拥有超额利润的大型国有企业的钱,进行更进一步的合理分配,使其通过投入养老业,进一步实现利润向社会公众的分配。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大资本对养老业的投入,往往能对社会资金的跟进起到风向标作用。如果继续依靠分散、规模有限的社会资金支撑,市场成为养老服务业主体将变得遥远。
显然,依靠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实现养老服务业的飞跃,离不开相关制度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意见》给出的“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路径,因此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含义:这是对厘清政府与市场公平分配养老服务资源的一次有力推进,这种推进本身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改革越彻底,银发经济越强壮。(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