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个人信用网上查询体验:注册到看结果至少48小时

2013-10-29 08:25:00 来源:京华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着急办房贷,等到银行审核才知道,有一张久未使用的信用卡还欠着费。今后,这样的尴尬有望避免。

  昨天起,继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之后,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扩至9省份,新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和广东6个试点省份,网上信用查询系统预计明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通。

  通过平台可查到三方面的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信息提示是注册用户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是否有逾期记录的提示性信息,比如是否有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为注册用户提供其在个人征信系统中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汇总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则涵盖明细信息。公共记录包括欠税记录、强制执行记录、民事判决记录、行政处罚记录及电信欠费记录等。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信用报告的信息将及时更新,信息的保存严格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果个人有不良贷款记录,自该不良行为或事件结束之日起在信用报告上保留不超过5年的时间。

  记者体验

  私密问题验证要答对5个问题

  昨天,记者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s://ipcrs.pbccrc.org.cn/),“验证试用版”页面已开通。

  点击注册按钮,系统弹出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服务协议,这则协议共计八条包含若干款项,内容包括查询信用报告的用户需要满18周岁、用户只能查询自己的信用信息不能查询他人的信用报告等。

  记者点击“同意”后,系统转到注册页面,需要填写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等基本信息外,还需要验证身份。验证身份有两种途径可选,一种是数字证书验证,一种是私密问题验证。提交注册申请24小时后,可获知是否通过审核。记者输入信息后,分别对这两种验证方式进行尝试。

  数字证书验证指个人使用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发行的电子文档,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数字证书通常存储在银行发放的密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U盾中。当前平台采用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的银行或机构发放的证书来验证身份,支持70多家银行发放的U盾。换言之,需要通过这一身份认证,记者必须插入某一银行的U盾方可为自己“验明正身”。

  如果手头没有U盾,则可以选取“私密性问题验证”的方式来获得验证。记者在选择“私密性问题验证”后,进入了一个写有五个问题的页面,答题时间限时10分钟。这五个问题包括记者某年某月曾经贷款的额度、某年某月曾办理贷款的金融机构、某年某月办理贷款的城市,以及记者某年某月的通讯地址和身份证领取地等等。

  注册到看结果至少需要48小时

  记者完成身份验证需要回答的问题后,进入输入用户信息的界面,需要设置登录名、登录密码,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待一切输入完毕后,注册的前期准备工作方完成,系统提示“您的注册申请已经提交,系统将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及激活码将在24小时后反馈到手机上,请注意查收并于10天内登录系统进行激活,否则注册信息将失效。”

  用户想要获得报告,需要再等待24小时。在激活用户之后,用户则需在系统中输入页面验证码,点击“提交查询申请”。在提交成功24小时后,输入页面验证码,点击“获取查询结果”,页面才能展示查询结果。

  Q1

  虽为北京户口仍不可查?

  以身份证号所属地为准

  记者在体验中尝试拿后迁入北京市户籍的身份证进行注册,系统提示无法注册。原来,此次征信中心开通的个人信用查询系统,目前只针对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32、51、50、11、37、21、43、45、44的公民。如果身份证号码所属地不在上述9省份之列,即便现在户籍已经迁移到9省份区域内,也暂时无法查询。

  Q2

  私密问题验证不易通过?

  保护个人隐私专门设计

  很多年前办过贷款,已经记不清当时办理的额度和办理银行,这些私密性的验证问题着实让记者作答时犯难。

  据了解,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考虑并参考国外通用做法,征信中心设置“私密性问题验证”是根据用户在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时的身份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设计的。若用户对自己办理过的信贷业务及自身信用交易状况不熟悉或平常不刻意关注,可能很难回答正确。同时,若用户的真实信息与征信系统记录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导致身份验证无法通过。因此,采用“私密性问题验证”方式的通过率可能不高。

  如果没有通过“私密性问题验证”该怎么办?征信中心建议转为“数字证书验证”确认身份的真实性,也可以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现场查询本人信用信息。

  Q3

  查询页面为何会打不开?

  浏览器版本太低不支持

  记者在打开信用查询页面时,采用了低版本的IE浏览器,系统提示平台目前仅在IE6、IE7、IE8版本浏览器上支持数字证书用户验证。在使用过程中,记者发现,在浏览器上不能使用鼠标右键,点击IE浏览器上面的“后退”功能键时,无法返回上一页。

  对此,征信中心表示,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平台在页面访问时屏蔽了鼠标右键功能,也禁止了IE浏览器的“后退”功能。

  Q4

  结果为何不能实时反馈?

  出于安全要先处理申请

  为保障信息安全,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基于人民银行内联网(专网)运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物理隔离,平台用于验证个人身份的信息和信用报告信息存储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系统每日会对平台的注册和查询申请集中处理,并需要在两网间进行数据交换。因此,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无法实现实时交付征信产品,一般会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的第二日反馈查询结果。查询结果只在网站上保留7天。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做一个搜索引擎的工作,根据用户提交的查询请求,把信息从内网里调出来,再传输到平台上。”工作人员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一般会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的第二日反馈查询结果。

  对于那些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急需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个人,建议可通过现场查询的方式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Q5

  试点省份是如何选出的?

  在查询量活跃地作试点

  据征信中心工作人员透露,从2013年3月起面向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此次增加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6个试点省份。之所以选择这9个省份,是根据查询量确定的。这些省份信用记录查询量较大、较为活跃。顺利的话,明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开通。

  Q6

  系统部分个人信息滞后?

  及时联系银行更改信息

  不少已经查到结果的用户向记者反映,征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滞后性,比如结婚数年、户口所在地几次变更,但在征信系统中,这些信息都未更改过来。

  央行人士表示,央行征信系统中的数据来源于各家银行定时上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是正常现象。如果个人信息出现了变更,用户应及时联系相关银行去更改个人信息,才会及时将信息上报给人民银行,收入征信系统。

  记者韩旭 高晨

    原标题:个人信用网上查询体验:注册到看结果至少48小时

责任编辑:苏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