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航天专家解读嫦娥三号新使命、新挑战、新看点

2013-12-01 15:05: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嫦娥三号将于2日凌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承担什么样的新使命?会遇到哪些新挑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看点?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名航天专家。

  新使命:实现我国首次软着陆月球和月面巡视勘察

  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概括嫦娥三号的任务,就是——落月。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说,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了“绕月”使命。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是嫦娥三号“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发射积累的必要的基础和经验。

  具体来说,嫦娥三号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验证月球软着陆自动控制技术。

  ——实现巡视器释放分离与转移,进行月面行走,验证月面巡视和遥操作技术。

  ——着陆器与巡视器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验证航天器月夜生存技术。

  ——考核嫦娥三号探测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功能与性能,以及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

  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三号携带的科学载荷,还将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

  新挑战:中国航天迄今难度最大的任务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

  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不包括嫦娥三号,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其中,美国59次,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

  具体到嫦娥三号来说,面临着7大难点,需要迈过7道“坎”,包括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地面试验验证等。

  对于最为关键的“落月”这一环节来说,就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平稳着陆,其次是月球车适应月球表面地形,第三是月球车必须能够抵御温差高达300多摄氏度的严寒酷暑。

  新看点:6项“首次”彰显自主创新

  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二期任务副总设计师裴照宇说,嫦娥三号任务将在六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6个阶段的减速,实现从月距面15公里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中国将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全世界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2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中国是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

  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嫦娥三号巡视器遥操作,采用自主加地面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环境参数,在地面完成任务规划,而巡视器自主具备完成局部规划、避障和安全监测、应急保护的能力。

  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测控通信网。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完全掌握了大口径高效率天线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远距离、弱信号条件下发射、接收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快速测定轨和月面定位目标。

  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嫦娥三号搭载8台科学载荷,用以完成3项科学探测任务。

  首次研制建设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

  “这6个首次,彰显了中国探月工程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是一条跨越发展之路。”裴照宇说。(记者李宣良、王经国、余晓洁)

    原标题:航天专家解读嫦娥三号新使命、新挑战、新看点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