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种地还是种房子?——农业界别委员的一场讨论

2014-03-06 16:5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种地还是种房子?”——农业界别政协委员的一场小讨论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资本进入农村、进入土地可怕吗?”全国政协委员、辽宁营口市副市长高炜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刚一出口,会场不同位置传来几位委员的回应:“可怕”、“挺可怕”、“确实非常可怕”。

  “我觉得不可怕”,这位来自中国东北产粮大省的委员说,资本以什么方式进入农村,进入目的是什么,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怎样使好处实现,“这才是关键”。

  “这需要一套监管体系。”有委员插话。

  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上任以来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下午,全国政协农业界别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资本进入农地问题,引起讨论高潮。

  “如果老老实实继续种水稻玉米,这是好事啊。可资本会以各种名义将土地非农化,这很可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接起话题。

  “一刀切静态的,肯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动态地解决问题。”高炜回应。

  “现实是有的资本,跟它说‘你进入可以,进去只能种地’,它就不去了。”

  “这不是普遍现象。”

  “但是很多,有的是先种地,事实上以后还再干别的。”

  ……

  “资金去拿地是有问题的,如果是进入农业中的服务业,应该欢迎。”正大集团副总裁杨小平也加入讨论。

  “台湾有一个经验,经营性企业不许购买农地。非农民购买农地是可以的,但买了只能种地,不能盖房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

  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的背后,是近年中国农村土地堪忧的现状:农地被商业开发、农民被迫“上楼”。

  政府一再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有的资本进入农村土地,不是想种地,而是想种房子”,陈锡文强调,非农使用后的土地,土质不可逆转。所以,相关政策要非常谨慎。(完)

责任编辑:鲁珊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