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长谈医保限额:合理医疗贵在三方平衡
新闻回顾
今年2月11日,市民孙大爷到锦江区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伴报销医药费,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3个月来老伴的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费用成功报销了5300多元,孙大爷掏了36元。可是,这样无忧无虑的报销却是最后一次了。社区医院的医生说,医保局实行了限额,以后就只能报销2500多元了。市医保局回应,这家医院的做法不对,医保限额是针对医院的,不针对患者。成都商报对此曾作报道(上图为2月12日见报版面),而类似问题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曾出现过。
2011年,人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医保探索总额预付、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及门诊大病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付费制度。2013年,成都开始实行医保总额控制。2014年1月1日起,成都市实施新的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与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在门诊特殊疾病部分病种上,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医疗机构实行支付总额限制。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独家回应了本报“医保限额”的报道,对于该政策引起个别医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胡晓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对花费比较高的病种进行适当控制,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从医疗保险中受益。
“最重要的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应形成一种合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病患提供尽可能好和多的服务。”他表示,“要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应,三方应共同找到一个平衡点。”
副部长回应: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怎么在满足病人医疗服务需求和合理控制医疗费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在这个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为了遏制过度医疗、避免小病大治疗等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医保探索总额预付、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及门诊大病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付费制度。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施这项制度。
然而,医保限额政策在实行中也遭遇了一些问题,个别医院“见招拆招”地将限额转化到参保人员身上,甚至出现医生推诿服务或挑选病人的情况,引起了外界议论和质疑。
对于医保限额政策,胡晓义向成都商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三个看法:首先,医疗保险的资源是有限的;第二,它是大家交的钱,不是政府拨的钱,所以要节约使用。第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看病花费会越来越多。
“这三个背景结合在一起,就导致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在满足病人医疗服务需求和合理控制医疗费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在这个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胡晓义认为,如果一个群体花费超出了正常水平,他人获得医疗保障的机会就会减少。
这个平衡点应该怎么掌握?胡晓义向记者表示,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医疗保险的管理部门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形成一种合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病患提供尽可能好和多的服务”。
“就我所知,很多医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并不是医保这么规定了,它就把矛盾转化。”胡晓义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许多医院有医保办,医保办先去详细了解政策,再非常仔细地给大家解释这个政策是怎么回事儿,这样就比较好。”
委员们热议:花太多心思琢磨开处方
“每张处方都要算算账,要完成药占比、院内制剂比、中药制剂比,开超了又要扣你钱,遇到不同的病人要开不同的处方。”
全国两会期间,完善医保制度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在近日举行的分组会议上,医卫界别的政协委员对此进行了激烈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孙建方以他的学生为例阐述,现行的医保限额政策让医生有了很多技术以外的考虑。
“我学生对我说,‘我现在很痛苦,每张处方都要算算账,要完成药占比、院内制剂比、中药制剂比,开超了又要扣你钱,遇到不同的病人要开不同的处方。’”孙建方说他的学生“花了很多心思去琢磨这张处方怎么开,而不是花精力把这个病治好”。
孙建方的话说出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的心声。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侯建明也表示,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尚不完善,也是导致医患矛盾尖锐的原因之一。“但这些问题不是由医务人员、医院造成的,这是体制问题,需要改变。”
侯建明同时表示,现行的医保制度应该更加细化,社保项目也应该不断更新、修订,让规定更加合理。“最重要的是,医保管理部门、医院和参保人员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
此外,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成为两会上广泛讨论的话题。胡晓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保护生命、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给医保基金带来压力。
“最近若干年来,医疗费用上涨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就是因为过去我们保障水平低,医疗水平低,这带有一种补偿性。”胡晓义解释,“但到了一定阶段后,医疗费用就应逐步平缓,否则会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基本医疗保险的目的在于保基本,要普惠绝大多数人。”(记者 辜波 江然 余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