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释放国企活力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着力点。重庆为此率先发力,推出百个开放项目、提速国企集团股权多元化、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等,力图以“混合”发展激发国企活力。
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重庆国资总量从1700多亿元迅猛增长至1.8万亿元。2013年,重庆市属40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09亿元,经营利润250亿元。
“尽管发展较快,但重庆国企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活力还不足,治理结构、经营机制仍不完善。”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廖庆轩说,而通过引入其他投资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能够避免国有资本“一股独大”,实现股权多元化,解决国企活力不足的问题。
根据重庆出台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未来3到5年,2/3左右的国有企业将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适宜上市的企业和资产力争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
具体操作上,将通过引入增量或转让减持促进股权多元化;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设立混合所有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进员工持股等来实现“混合”多元化发展。
一批企业集团积极“试水”。今年5月,重庆轻纺集团与民企上海中福公司达成合作,在酿酒、林木加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行“混合”发展。重庆钢铁集团日前宣布,拿出旗下的澳大利亚矿山、江津电镀污泥处理、朝阳气体等多个项目,引进民营资本或战略投资者。重钢集团董事长刘加才表示,希望通过“混合”实现资本互补、发展共赢,同时推动集团层面管理运行更加市场化。
与此同时,重庆高速集团、悦来公司、西永综保区公司、保税港区公司等也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四联集团、重庆商社集团等部分重点国有企业集团,则加紧谋划整体上市。
为适应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重庆还提出,建立以公司章程为依凭,资本为纽带,按治理结构履行股东权利的监管新机制。国有股权比例低于50%的企业,不再简单套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管制度,实行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尝试在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率先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建立合同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