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面临硬骨头 专家称需防车补变“涨工资”
新车改“上路”之后
唯有正视问题、突破惯性、公开透明、严格监督,才能真正体现新车改的改革实质。
“公车改革喊了多年,现在看来要动真格。”面对新制定的改革方案,湖南省宁乡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公务用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正明用“期待已久”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后,新车改迅速引爆舆论热点。根据改革方案,2014年年底前,我国将力争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多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基层干部表示,随着新车改明确公车补贴标准,触及公车“留还是不留”、“留多还是留少”、“留下来咋管”等关键节点,基层和社会对于公车改革的强烈期待得到了回应。而从以往车改的经验教训来看,未来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过程中,也将面临纷繁复杂的难点和问题。
一些地方探索公车改革的人士说,在“三公”消费领域,公务车改革面对暗礁密布的“既得利益”和“灰色地带”,在这样的“深水区”推行车改,一个文件不可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实际操作环节还需要“敢啃硬骨头”。
防堵车辆处置漏洞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何防堵公车处置漏洞是公众的一个关注热点。根据改革方案,对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要制定处置办法,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取消车辆处置要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国库。
“显然,拍卖清理具有彻底性,避免了以往所谓‘封存’式治理出现反弹。”长期关注“三公”问题的华东师大教授余南平认为,一头收紧新车采购,一头加快处置拍卖,对于保障改革彻底性,抑制再次反弹,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记者发现,公车拍卖环节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漏洞,亟须在新一轮车改的落实中加以防范。
比如,公开不足、私下处置。在全国各地已经启动公车改革的区域中,公车拍卖信息见诸报端、广而告之的非常少见,可见不少地方的公车是通过“非公开渠道”进行处置的。其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会否因缺乏监督而将公车拍卖演化成某种利益输送?这样的问题以往时有发生,值得警惕。
再如,操作简单化、服务缺失。受访群众表示,各地方的新车改应该对拍卖方式进行规范。由于当前对于公车拍卖还没有严格规范,各地操作方法不同,参拍的范围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仅允许机关干部参与,有些则将机关人员排除在外,也有的采取不对参拍者设门槛的公开竞拍方式。一些不恰当的拍卖方式加剧了拍卖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加之缺少相关服务,有的地方不仅竞购者不能试乘试驾,甚至仔细看车的机会都很少,导致不少群众“想买不敢买”。
又如,未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可能造成国资变相“贱卖”。目前,大量公车车况良好、保养规范,是优质国有资产。如果通过专业二手车机构清洁、整修、包装后出售,完全可以取得更高的销售资金。然而由于一些拍卖采取“评估-拍卖”的简单模式,有的公车在外日晒雨淋,轮胎瘪了无人管,车辆积灰车容不整,导致成交价降低,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损失。
还有一些地方,在拍卖过程中不注意节奏,大量公车集中入市卖掉了事,导致均价下跌。记者在温州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公车处置拍卖中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顺应市场规律,“分批、逐步”拍卖公车,保证公车拍卖“不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