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官员谈官场逆淘汰现象:根源在“领导说了算”

2014-09-29 10:32: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圈子文化导致逆淘汰

  河南省内乡县委党史研究室 许圣义:官场圈子文化盛行,腐败分子为了互相利用,往往结党营私,逆淘汰是保证圈子利益稳固的主要举措。官场逆淘汰主要有两种情形。很多地方官场生态不正常,圈子如同一个大染缸,进来就容易被染黑。不想被染黑的话,内心会很受煎熬,实在受不了会跳出来,这是主动型逆淘汰。更多的则是较为正直的干部不愿与贪官同流,于是贪官往往借干部人事调整之机,以“工作需要”之名,挤兑出局;或设计陷害,打击报复,清除异己。这是被动型逆淘汰。前几年广西省民政厅窝案,涉及原厅长张廷登为首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65件80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14人,民政班子几乎全部沦陷。其中一个正直的副厅长拒绝同流合污,结果被视为异类,开会、做事都被排挤,大家都提防着他。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警惕官场“会来事”的官员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委政研室 王捷: “会来事”就是熟悉官场灰色乃至黑色文化和游戏规则,能巧妙处理官场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受到各色人物的欢迎,通俗的说就是“吃得开”。很多干部踏实苦干,却“不会来事”,结果默默无闻;一些干部没啥本事,却“很会来事”,官位亨通。这颇有点逆淘汰的意味。

  “会来事”的现象值得反思:一者,哪些人信奉“会来事”,又有哪些人暗暗赏识“会来事”的官员,如何提防“会来事”的官员搅乱官场风气;二者,“会来事”的官员凭其工资恐怕支付不起“打点”所需,所以,要加大对“会来事”官员的经济监督和审查,早点发现问题,避免“会来事”的官员“带病提拔”,腐败越做越大。

  逆淘汰根源在“领导说了算”

  浙江省绍兴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虞樑:官场逆淘汰现象,尽管与善于投机钻营、喜欢勤跑勤送的人脱不开关系,但其根源还是“惟上是从”的体制惯性,以及体制内普遍存在的“领导说了算”现象,即使领导的想法做法不合理,下属也不好说什么。

  要改变这种现象,一要进行必要的民主监督,对领导权力进行约束,并建立事后追责制度,让“领导”感受到压力;二是应建立客观的选人用人标准,品行端正、能力突出、廉洁奉公等笼统的标准,应当再具体化、可操作,减少主观因素干扰。

  干部选拔中的腐败具有隐秘性

  陕西省某局长:我曾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我认为,逆淘汰现象说明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腐败具有隐秘性,且很难在短期内根本消除。

  主要表现:1.“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点选”,使得干部选拔不能正常按程序进行,干部意见很大。2. 组织部门的“妥善安排”,使得干部选拔不能充分体现唯才是举的用人导向。3.某些地方干部提拔任用几乎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什么级别什么岗位多少钱,坊间自有传言。

  对策建议:1. 解决“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摒弃所谓的“围绕一把手配班子”的原则。2. 强化组织部门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意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使其认识到“那样做”划不来。

  让“正”来消解和转化“逆”

  四川省成都市政协 弘道:逆,强调的是相反的关系。因此官场逆淘汰现象,强调是现象与价值的相反关系。官场既然是“场”,那必然是一种环境,而非某个个别。“逆”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对于局部的“逆”要通过更大范围的“正”予以消解,对于暂时的“逆”要通过更深层次的“正”予以转化。官员逆淘汰现象的发现与提出,便是一种消解与转化的努力。(人民论坛)

 

  

  

责任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