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文明出游渐成风尚
10月7日回到家,苏宇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
7天国庆长假里,苏宇“像打仗一样”,陪着家人看了天安门的升国旗仪式,登上了泰山之巅,还去海边逐浪,“每天都在路上和人群里”。
如同往年长假出行返家后,苏宇都要把一路的见闻写下来。在寻找关键词时,苏宇首先想到了“文明”。“印象很明显,这次到哪个景点都会发现,游人手里的袋子多了,地上垃圾少了;心态平和了,虽然拥挤,却不闹心。”苏宇说。
虽然仍有不文明出游现象被曝光,但苏宇还是觉得,比起往年出游,今年“情况好很多”。和苏宇有着一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截至10月7日,在新浪微博上,“文明出行随手拍”的话题有5000多万的阅读量。
网友“潘晴子毛”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照片:背包左右各系了一个塑料袋,用来装垃圾。“两天徒步40公里,一片纸屑也没留下”。这位网友的行为,引来一片叫好声。
另一名网友在微博上感叹:节假日期间武汉欢乐谷人流涌动,竟然没有在地上看到随手乱扔的垃圾。江城人民棒棒哒。
垃圾四处乱扔,“到此一游”随处可见,知名景区脱鞋泡脚,公园绿地上家庭聚餐……以往,每到长假,类似的不文明旅游现象便成为媒体曝光的热点。今年虽然也不能“幸免”,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另一些现象传递出新的信号:仍未尽如人意,但文明出游正逐渐成为风尚。
据官方统计,截至10月1日上午10时,升国旗仪式后,天安门地区共清理各类垃圾3.5吨,与去年同期清理的近5吨垃圾相比,今年产生的垃圾量降低近30%。
“今年参观游客量达12万人,比去年同期的11万游客明显增多,但平均到每个人产生垃圾29克,比去年的人均45克有明显降低。”环卫集团指挥调度中心主任张志强说。
与数据相比,苏宇对具体的细节印象更深刻: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看完升旗后,有三四名女大学生模样的人,拿出大垃圾袋,帮助清理广场上的垃圾。
受此感染,此次长假出游,苏宇一家坚持不乱扔一点垃圾,“文明出游,从我做起嘛”。
今年国庆长假,“文明出游”成了从管理部门到景区、从导游到游客经常提及的词。官方加强管理,景区加强宣传,导游加强引导,游客加强自律——多方合力的环境,让“文明出游”从口号走向现实。
“十一”前夕,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多次下发通知,倡导游客“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这也是1年前颁布实施的《旅游法》中的明确要求。
今年国庆长假,江苏扬州等地开始发布“红黑榜”,尝试“狠招”管理。扬州等地的旅游部门要求旅行社等及时发布文明旅游“红黑榜”,对遵守文明礼仪的游客给予褒扬,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张榜公布。
上海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将完善诚信机制,今后将违法、违规的旅游服务单位和个人信息纳入征信平台。
“‘红黑榜’有一定的效果。”某大型旅行社的青年导游尤芳告诉记者,不少游客被告知有这样的奖罚机制后,“不论是出于面子,还是出于实际利益,都会在旅游途中更加注意。”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3年11月发布的一份关于旅游、餐饮消费者专项调查报告显示,75.38%的被调查者认为,破坏景区文物、在文物上乱写乱画是最不文明的行为。
随时随地提醒游客将“文明”从口头上落实到行动中,成了景区等有关机构的“攻关”环节。今年,全国各大景区在显著位置摆放“游览需知”和文明出游的提示牌。“日积月累的宣传还是有效果的。”某4A级景区工作人员小陈说,至少,在有提示的地点,不文明现象很少。
大部分景区也在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作为消弭不文明旅游现象的重要手段。“如果来的游客我们没有服务好,受负面情绪的影响,游客就容易忘了‘文明’的重要性。”小陈告诉记者。
另外,其他形式的一些尝试也让“文明出游”更深入人心。近日,国内首家“文明旅游银行”在湖北武汉开张,游客可以参加“银行”成员组织的文明旅游团,签订承诺书,如果旅游全程没有不文明言行,便能获得可以兑换旅游奖励的积分。
破解旅游不文明现象的困境,需要有关部门、景区、包括游客的共同努力,需要法律和道德约束并重——过去的这个长假,不止一位专家通过微博和其他媒体发表类似的期待——多方出力,文明出游将越来越快地变成新风尚。
- “不文明旅游”成国庆长假不和谐音符2013-10-02
- 国庆长假:主干路网流量回落 各地严查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2015-10-04
- 国庆长假将结束 预防假期综合征记住这三招2019-10-07
- “我给他们带糖吃,让他们心里是甜的。”2020-10-05
- 全国各地迎来国庆长假返程高峰2013-10-07
- 国庆长假进入尾声 铁路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2016-10-07
- 他们用行动守护安康——国庆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守护者群像2019-10-08
- 各地迎来国庆假期首个出行高峰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