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两个结合”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课程所依据的学科分布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要有侧重、要有步骤,要适当适量地体现到每门课程之中去,切实讲全、讲透、讲完整,但又尽可能地避免重复。为此,应注意把握好“两个结合”。
把握好整体性与重点性的结合。整体性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完整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重点性是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理性分布,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一价值问题的讲授。二者的结合必须防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顾其学理的分布性,而简单地放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门课程之中,致使其内容无法完整地在课程中展示开来。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课程内容来看,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但从学理内涵来剖析,其目标指向性更侧重于个体性的价值修养与行为养成。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部融入到该课程中,易忽略对国家、社会层面价值理论的深刻阐释。其他三门课程亦然。因此,在保证整体性融入的同时,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理性分布,有重点地突出某一价值问题的讲授。
把握好课程的分布与讲授要点的结合。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学理分布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来讲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观、社会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建构内涵紧密地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角,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实践,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背景、理论依据、逻辑关联、实践意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理性的色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以动态的过程来解读,用发展的眼光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务,应着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大学生培养目标来解读,总体上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使大学生明确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任务。其内容的讲解,可根据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进到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和社会公德的培育中去讲。具体落脚在规范性、实践性上,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