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面解读新常态下“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带来重要增长动力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卢靖)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一带一路”,指出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毫无疑问,2015年被视为“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张燕生:“一带一路”体现了新体制、新格局、新优势和“四个全面”理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无论是新体制、新格局还是新优势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都有充分体现。”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秘书长张燕生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燕生认为,“一带一路”的内涵是,新常态的中国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到亚太和欧洲,构建贯穿欧亚大陆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为什么中国要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走出去?张燕生指出,“依靠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小经济模式,对于中国作为大国来讲,下一步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多会推动进口和出口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工业、农业、服务业并举,西方发达国家、转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开放并举的新战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时提出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理论,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反响。
张燕生指出,“四个全面”都在发展“一带一路”的新理念上有所体现: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要翻番,要从全球视野思考,推动周边穷人、穷国、穷地区都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在国内和周边合作中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推动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在“一带一路”方面推动市场规则、公平竞争;四、全面依法治国,“一带一路”也要按照国际的规范、标准开展合作。
厉以宁:大家拿出相互信任、诚意 “一带一路”一定能搞好
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意味新变化,也意味着新机遇。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新常态下“一带一路”的发展时表示,从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来看,关键是制度创新,要复制一批可以推广的模式,“海上、陆上的‘一带一路’,都在上海自贸区的影响下发挥作用”。
厉以宁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贸易和投资并重,不是单纯为了贸易,也不是单纯为了投资,适合投资的就投资,适合开展贸易的就贸易;
第二、中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多基础设施要做,把基础设施搞好,对整个路线将来的畅通是有好处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如此;
第三、中国要跟沿线国家更好地合作,更好地谅解,这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拿出相互信任、诚意,这样‘一带一路’一定能搞好”。
林毅夫:“一带一路”将推动基础设施投资 新常态经济有多元增长动力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我们有实现8%增速的潜力,达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讲的7%左右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林毅夫表示,如果我们做得好,会比7%还要高。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中低端产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我国还有没有新的增长动力?林毅夫委员对此充满信心,“我们当然还有比较优势。”
林毅夫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仍有多方面增长动力来源,“一带一路”战略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正是重要经济增长动力之一,“水泥、钢铁、电解铝,随着‘一带一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会创造很大的市场需求”。
其他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还包括,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精密仪器等;互联网的新业态,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快递业务等;新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传统加工业则可以转移出去,扩大机器设备、中间部件的外销市场等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很多国家基础设施非常差,市场不完善,我国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经验丰富,将为工业化基础比较弱的国家带去新的工业化发展机遇。”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建平:国内、国际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在去年有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一带一路’在去年有了非常明显的进展,亚投行有20多个国家同意成为初创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陆续同意,400亿丝路基金已经建立;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纷纷寻求定位,形了成国内、国际积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局面。”张建平指出。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上月19日称将支持和参与中方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中欧陆海快线建设计划,以便使希腊成为中国产品进入欧洲的主要门户,2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题为《配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马六甲将打造国际港口》文章,连接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和中亚哈萨克斯坦的定期货运铁路线25日开通……
“一带一路”沿线近60个国家,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洲,将是全世界最大范围的跨区域的国际区域合作平台。张建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金融支持,到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去推进“一带一路”生产网络建立。
“要想富、先修路”,张建平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迎来机遇,将带动钢铁、水泥、建材等相关产业,基础设施改善会带来企业贸易投资,贸易投资活跃之后金融合作将迎来机遇,比如人民币、本币结算,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也会增加,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合作都集成到了“一带一路”平台。
张建平期待,随着我国更加主动地对外开放,逐渐实现外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服务业更加开放,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做的更好,政府行政更加透明法制化,我国将成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样本、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