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给亚投行点赞: 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诞生恰逢其时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二十年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他的《中国的奇迹》一书中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5年中国经济的规模将超过美国。当时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天方夜谈。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在2014年超过美国。
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之时。未来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各界经济学家给出怎样的预测?对于当下最热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经济学家又如何看待?
今天中国将经济增速的目标定在了7%左右。如何看待这一目标?在博鳌亚洲论坛“经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分论坛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就全球而言,7%的经济增速仍然属于高速增长,正常的增长速度如果能够持续在7%。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樊纲:我觉得第一也没有那么悲观。世界上各个若干研究小组研究中国所谓的潜在增长率,就是所谓的正常增长,就是7到9之间,有的可能十年里面可能是8到9,有的十年里面可能是7到8,这个范围里面现在也是可能有的,所以现在回到7左右的增长其实是回到正常增长。
由于盘子大,7%的增速使得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量并不小。7%,意味着将有8000亿美元的经济增量,相当于土耳其全国的经济总量,这一数字可以排到世界第17位。樊纲说,对比其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7%的经济增速也不算低:
樊纲:中国7%,印度也7%,印尼百分之五点几,其他的东盟国家也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增长,以前过热的增长不再有了,但是比较确定的这种稳定的增长还是仍然在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是在发展,在调整,各自也在做很多的调整,应该说发展的前景还是不错。
过去36年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是9.7%,是发达国家速度的四倍。现阶段的增速下降,随着后发优势的减弱,经济降速也在情理之中。
创新驱动发展。张维迎表示,企业家不应该过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而是要去创造产品和市场:
张维迎:世界上中国有好多聪明的人,他们会想怎么去创造自己的市场,所以改革的重点,其实就是废除各种各样的政府审批、政府管制。乔布斯从来不关心什么货币政策,真正的企业家、最伟大的企业家真正关心说我怎么能创造出一个东西来,这个东西消费者会买单,他喜欢。
20年前成功预测中国经济。现在的情况林毅夫怎么看?他分析说,虽然中国GDP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2008年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1%。他按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人均GDP和美国的差距和发展速度认为,从2008年开始中国有20年8%经济增长潜力。
同样是昨天,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分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表达了调结构对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第一位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层的华人,朱民说,经济增长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
朱民:中国在过去30多年有很快很高的增长,调结构是必须的,也需要时间。政府目前采取了正确的一些政策和方式,我们看到一些效果,是非常向好的局势,当然它需要时间。现在的世界更注重质,可持续更有质量。
在博鳌,最热门的经济话题无疑是正在组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韩国和土耳其宣布希望成为意向创始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根据预测,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亚洲基础设施的需求是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是要八千亿。但是世界银行每年可以给亚洲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贷款,占预计需求的5%都不到的:
林毅夫:这种情况之下亚投行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得到资金,来解决他们发展的问题,我们有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主持人:西方对于亚投行存在一些疑虑,有些时候中国搀杂自己的政治诉求外交的诉求放在亚投行的具体操作当中去,我们怎么样回应?
林毅夫:是不是他们以前在设立世界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时候,都混了很多他们自己意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同样给亚投行点了个赞,他说,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亚投行的诞生“恰逢其时”:
朱民:全球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总需求不足,所以我们的政策是要求全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动总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亚投行的产生,推动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亚洲的经济增长,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如果亚投行能在投融资改革中起到作用,如果能把高科技含量的基础设施引进来,未来亚投行走的会非常好。(记者刘乐 李思默 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