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宁波划船社区有位辛劳“划桨人” 俞复玲的三本账

2015-04-18 15:17:0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俞复玲(右)提着盒饭上班,一路和居民聊家常。通讯员李超摄

  浙江在线01月05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谢晔 区委报道组 张绘薇)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

  这个理念,早已深深刻在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心中。

  在她看来,社区里的每一阵欢歌笑语,每一声深情问候,甚至是居民每一次抱怨,都是难忘的记忆,成为她工作的动力。

  从普通布厂女工,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基层“小巷总理”,到党的十八大代表,俞复玲凭借满腔的热情、辛勤的付出,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逐步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样板。她也因此有了一个让人备感亲切的称呼——复玲书记。

  新年伊始,岁月在俞复玲的生命里又添了一道印痕,但今年58岁的她活力依然:走访社区老人和特殊家庭,请人修剪社区里的樟树枝,规划新建约200个车位……各种想法都已纳入工作计划表。

  近日,记者再次采访这位划船社区的“划桨人”,倾听她的心声。

  民生账——

  动真情,居民冷暖记心头

  “把小事做好了,就没事;如果做不好,小事会成大事。” ——俞复玲

  冬日,晨曦中透着寒意。清早7时30分,社区居民们又看到俞复玲熟悉的身影,还有亲和力十足的笑容。这是她的习惯——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绕社区走一圈。

  “就是想看看社区的情况,听听居民的想法。”俞复玲说,她很享受这漫步的时光。居民们一声招呼、一句问候,都会让她充满暖意。

  10余年来,俞复玲与社区日夜守望,与居民朝夕相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强烈感受到一种家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她记满了40余本《民情日记》。这些承载着居民需求和心声的《民情日记》,就如同一本本民生账本,让她掂量出“民生优先”的重要性。

  “社区有3800多户家庭,1万多名居民,每位居民都有各自的想法。作为社区干部,我们要尽可能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俞复玲说。

  于是,一句“有事来找我”,让社区居民牢牢记住了俞复玲。

  这些年来,居民们欣喜地看到,社区一些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每天准点为独居或困难老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一所“四点钟学校”,让放学的孩子有了临时去处;一个螺蛳壳里做道场般的精细规划,去年让社区增加了60余个停车位……

  而此时,俞复玲又把目光投向一些特殊人群。

  在划船社区,流传着一个“盲人听海”的美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沈国栋,今年42岁。他自小失明,凭借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推拿店。一次和俞复玲聊天时,他道出了内心尘封的愿望:“复玲书记,我想……看看大海。”

  “一个盲人,怎么看海?”听到这样的愿望,俞复玲有些疑惑。“记得小时候,我在收音机里听过海浪声,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到海边看看。”沈国栋解释。

  俞复玲立刻明白,这其实是一种信念,每个人都渴望精彩的人生,并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这个心愿,我们一定要帮他完成!”在俞复玲的联络下,3名社区在职党员认领了这个“微心愿”。1个多月后,他们陪沈国栋来到舟山群岛。沈国栋慢慢走向海滩,尽力前倾着身子,聆听海浪的声音,深吸大海的气息,突然间,泪水夺眶而出。

  不仅是沈国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各种关爱和温暖。

  在划船社区,有一处特别温馨的场所——“梦工坊”,这是俞复玲一手创建的。走进“梦工坊”,只见柜子上摆放着精美的花卉植物,橱窗里陈列着各式手工艺品,还有象征祝福的千纸鹤,这些都出自社区残疾人之手。如今,这里成为10余名残疾人的精神家园:他们沟通交流,唱歌跳舞,还通过做手工活自食其力。

  俞复玲一有空,就会来看望他们。每次,她都会像个邻家阿姨,帮他们整整衣服,或是俯身细语,他们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丰富起来。

  阿军,24岁那年,因生活受挫得了自闭症,从此不愿说话,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母亲照料。转眼24个寒暑过去,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我曾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让儿子恢复正常,现在看来是没希望了。”母亲徐阿姨向俞复玲诉苦。

  听说阿军有个习惯:每天傍晚5时多,要在母亲陪同下出门散步,俞复玲决定去“会会”他。“我们做朋友好吗?”第一次,她热情搭讪,阿军没理睬。第二天,她又装作邂逅。“有什么烦心事,可以跟我说说。”俞复玲依旧热情。第三天,阿军又一次见到俞复玲,抬头瞥了一眼,还是不吭声。不过正是这一眼,让俞复玲觉得“有戏”。

  俞复玲带阿军来到“梦工坊”,几乎每天抽时间来看他。“阿军,你的手艺真棒!”“阿军,你今天特别精神!”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俞复玲像往常一样夸奖阿军。突然间,阿军抬起头,轻喊了一声“书记阿姨”,露出甜甜的笑容。“书记阿姨”,一个简单的发音,却饱含着爱的温情。正因为有爱,阿军打开了关闭24年的心门,重拾生活的自信。

  用“真诚的心”服务居民的事,用“婆婆的嘴”温暖居民的心,用“毛驴的腿”深入居民的家,用“橡皮的肚”包容居民的怨。10余年来,这是俞复玲为人处事的原则。而今,这也成为她身边社区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

  社区账——

  见真心,小巷总理为大家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 ——俞复玲

  身披冬日暖阳,走在划船社区的荷花路,只见道路宽阔平整,两侧墙画诉说着划船巷、卖席桥以及荷花庄的来历。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社区每个墙门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思源楼”,取自居民鲍澄文的诗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渔悦楼”,住的大多是早年的渔民世家;“同心楼”,社区第一桌“墙门年夜饭”开席于此。

  点滴间,居民和访客都感受到一种大家庭式的温暖。居民们说,俞复玲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不过,俞复玲却有自己的想法:“社区大小事务,光靠社工‘一头热’肯定不行,必须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这就好比坐一条大船,只有大家齐心划桨,才能让船开得更稳、走得更远。”

  8年前的背街小巷改造,让她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悟。

  当时,政府决定投入2000余万元,居民纷纷奔走相告。经历30余年的风雨,这个老社区太需要“美容”了。但此时,俞复玲的心情并不轻松:“改造工程涉及2000余户居民,工程量这么大,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果不其然,居民们各自都有想法:有车族巴望多增加停车位,老年人期盼多些活动场所,低层住户要求移走遮挡阳光的树木……这些都满足,不实际;不满足,又不行。

  “背街小巷改造是件大好事,我们的责任是要把好事真正做好。”工程有了初步方案后,俞复玲就带着社工逐个墙门开听证会,听取住户意见、建议。那时候,听证会每天早、中、晚各开一场,40余幢居民楼总共开了60余次。

  1个月下来,俞复玲嗓子哑了,黑眼圈出来了,却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形成共识,把这次改造当作“家事”。最终,改造方案一次性全票通过。原计划持续两年的工程,仅用不到一年就顺利完工,而且没发生一起上访和纠纷。

  这件事,给了俞复玲很大启示:想把社区建设好,就应该尽可能让居民参与,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去年下半年,一个新名词在社区居民中广为知晓——小区物业自治。“吃头口水”的是荷花家园小区。荷花家园于2004年正式交付,有住户168户。近年来,由于维修项目越来越多,而物业费收入相对较少,原先的小区物业公司打了退堂鼓。在迟迟找不到合适物业公司的情况下,俞复玲和荷花家园业委会成员多次商量,大胆提出:实行小区物业自治。在社区的帮助下,荷花家园业委会分成安保监督组、保洁监督组、绿化监督组、财务组和文娱宣传组,同时广泛动员,让每位居民都参与到物业自治中。自打有了这个新组织,困扰小区多年的房屋漏水、停车难等问题陆续得到解决,物业费收缴率也超过97%。

  类似的事,几乎每天在社区发生。

  近日一个下午,记者走进社区邻里中心。活动室内,一位老人手拿麦克风,动情唱着越剧名段《山河恋·送信》,旁边几位老人有的拉越胡,有的打板鼓,兴致盎然。而四周的20余位老人一边听,一边随着节奏哼哼,陶醉其中。这是社区“相约星期二”活动,空巢、独居老人会在这天下午相聚,进行各种文艺活动。

  社区工作重千斤,社会组织挑八百。在划船社区,活跃着26个社会组织,居民能在社区里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能寻求帮助的社会组织。比如喜欢文体的有快乐读书坊、墨香缘书画社、红叶舞蹈队、红石榴艺术团等;空虚寂寞的可以前往“银发大道吧”;下岗失业的就找春风就业服务队;生活困难的有低价或免费提供生活用品的“爱心超市”……社区的800余名党员也积极参与其中。针对居民的各类需求,俞复玲将党员志愿者整合起来,组建了红色扶贫帮困、橙色青春助跑、黄色治安巡逻、绿色生态环保、青色法律维权、蓝色家电维修和紫色卫生保健的七彩人生服务队,每月8日轮流为居民提供各式服务,于是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8号”。目前,这种新型服务模式已在江东区甚至宁波市推广。

  众多的社会组织,平时维系着居民间的感情,而在关键时刻,则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突然来袭,社区193户居民家中严重进水,平均水深六七十厘米,紧接着,用电又被切断,住户们一下手足无措。这时,社区“抗洪救灾志愿者服务队”的20余名志愿者,在俞复玲的带领下迅速行动,每天早晨6时到晚上10时,拉着充气艇和小三轮运送来往行人,帮助扛沙袋、搬家具、协助抽水,还挨家挨户发放蜡烛、饮用水等救灾物资。与此同时,辖区单位也纷纷伸出援手,送来方便面、雨具、手电筒、消毒药水等。晚上,受灾严重的居民大多由社区安排住宿。

  如今,划船社区已形成一套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邻里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汇集草根力量,充分解决居民差异性需求。

  家庭账——

  显真爱,来年愿做贤内助

  “如果工作和家庭叫我选择,我觉得两者是我生命的左右肩膀。”

  ——俞复玲

  俞复玲每天上班,手上会提只青绿的小竹篮,成了社区里的一道小景。竹篮里,装着她的中饭。每天清早,丈夫都会亲手为她准备中饭;晚上下班回家,丈夫又为她端上热腾腾的晚餐。这让她在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温暖。

  工作和家庭有冲突,该如何取舍?这是上班族们时常需要面临的问题。夜深人静时,俞复玲常常为此纠结。但熟识她的人都知道,她已经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这些年,俞复玲几乎是全身心扑在社区工作上。每天,她除了要完成繁杂的社区日常工作,还必须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

  有一次,一批外地社区工作者来参观学习,俞复玲正在接待,手机突然铃响,来电的是栎木巷住户老吴。“你现在马上过来一趟,我在荷花庄公园。”电话中,老吴的声音很急促。俞复玲只好让同事临时陪同来客,自己急匆匆赶去。老吴见到她小跑的身影,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听说今天有人来社区参观,刚刚他们和我打赌,如果我能把你叫来,就给我一包烟。现在,你可以回去了。”老吴的口气略带调侃。可他没想到的是,俞复玲不仅没生气,还主动和他聊了起来。原来,老吴和一些社区居民平日喜欢钓鱼,俞复玲一直想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钓鱼协会。不久后,在她的张罗下,钓鱼协会成立了,老吴也有了新玩伴。

  “家里有事也从没见她那么用心,有时女儿都发牢骚,说做她家人还不如做划船社区的其他居民呢!”丈夫看似埋怨,其实很理解俞复玲。

  他们早就习惯了俞复玲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俞复玲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晚上10时多,有些疲惫的她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麻烦你到荷花路门岗来一下,我有事找你。”凭经验,俞复玲知道此类电话有时是恶作剧,但还是赶去了。到了门岗,只见对方满脸通红,一身酒气。俞复玲想想不放心,就陪他聊天,直到20多分钟后,等对方逐渐清醒,陪着他找到家人。

  俞复玲的手机里,收藏着许多外孙女的照片。她的外孙女16个月大,每每看着小家伙的萌照,她总忍不住笑出声。由于平时工作忙,她几乎见不到外孙女,有时实在太想念,就在晚7时多下班后,坐车到女儿家,好好抱一会外孙女,一边抱,一边还道歉:“宝宝啊,外婆不好,都没时间来照顾你……”

  很难想象,面对居民外向开朗、能说会道的俞复玲,在家里却是尽可能少说话。原来,她的喉咙一直不好。6年前,俞复玲喉咙突然疼得厉害,去医院检查,发现长了息肉,要马上动手术。可当时临近年底,她工作特别忙,如果手术,至少10天不能说话。俞复玲没把这事告诉家人,而是悄悄将手术延后了一个多月。临近春节,当家家户户准备过年时,她却让自己躺上手术台,大年初七就重新上班。直到现在,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她动手术的事。

  “我最开心的,是家人都很支持我。”俞复玲说,受委屈时,家人常常会给她最大的安慰。

  台风“菲特”期间,她和社区工作者连续抗灾,精神和体力已到极限。而就在这时,一名女居民在社区见到俞复玲便破口大骂:“你这个全国先进怎么当的?人家说你怎么好,我看都是假的,我们家进水,你都不来看我一眼。”俞复玲一下怔住了,不禁潸然泪下。事实上,为了抗洪救灾,她已经6天6夜没回家休息了,而此时的她由于劳累过度,嗓子已经完全哑了。她看着对方,没有吭声。一旁的社工和志愿者看不下去,站出来帮她解释。回到家,丈夫发现了她的异常。得知原委后,平时不善言语的丈夫,主动凑过来温柔地对她说:“你已经很不错啦,能够当上党的十八大代表,这么高的荣誉,受点委屈算什么?”

  “等退休了,我想去老年大学学烹饪,每天为老公烧可口的饭菜,弥补一个妻子的义务。”在俞复玲的内心,一直深藏着这样的心愿。

  事实上,这些年来,面对各种荣誉和采访,俞复玲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因为她明白,唯有能常驻老百姓心中的,才是最美。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