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公安部:个人信息全国联网 可破解办事证明难题

2015-05-13 08:58:00 来源:成都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李克强

  李克强总理12日出席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说,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落实这些要求,才能把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向纵深。

  在网络上,“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也引起了网友广泛讨论。网友们纷纷吐槽那些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完成的各类亲属关系证明:“户口丢了,要证明你爸是你爸”;“结婚证丢了,要证明你们是夫妻”;“卖房子,要证明已去世的奶奶是你奶奶”……

  这些原本属于个人基本信息的资料,却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中,变成各单位相互推诿责任、难以取证的“症结”。很多简单的事情,往往也因为需要各种证明而变得复杂起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说到底,这些都可以通过个人基本信息联网来解决,但是在中国,这是一项大工程,三五年之内完成的可能性都极小。”

  “证明你妈是你妈”

  有多难?

  比如,户口从父母的户口本中迁出,如何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妈是我妈”?这时候需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如果这两项也遗失,就只能在派出所庞大的“户口底册”中找出。

  早在2013年,关于老百姓“办证多”、“办证难”的新闻,就不断见诸报端。繁琐办事流程让人叫苦不迭,至今仍然有增无减。

  2013年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随后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到了25个。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首先一个应该充分肯定改革的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

  两年来中央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审批已达700余项,“该拿掉的拿掉了,该下放的下放了,这一点是要承认的。”汪玉凯称,“此次李克强总理希望能够用他的决策倒逼各个部委来改革,这也是他之所以言辞激烈的原因。”

  许多民众更关心的依旧是如何解决“个人信息反复要求被证明”的问题。这种案例不胜枚举。结婚证丢失,户口本上的“配偶关系”无法证明夫妻关系,只能去结婚登记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开具“夫妻关系证明”;一旦几十年前的档案丢失,婚姻证明就开不出来。

  孩子的户口从父母的户口本中迁出,如何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妈是我妈”?这时候需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如果这两项也遗失,就只能在派出所庞大的“户口底册”中“大海捞针”一样地找出;一旦户口底册随着派出所频繁的搬迁、损坏而丢失,则只能通过居(村)委会的证明,而居(村)委会一旦以“不具有户籍管辖权”拒绝开具申请,只能通过官司,甚至亲子鉴定来认定关系。

  “证明你妈是你妈”

  为何难?

  由于“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甚至“婚姻状况”均没有实现全国联网,所有的个人信息只能依靠“户口本上明确标注的,成员和户主的关系。”

  另外,各个部门拥有个人信息的开放权限不同。

  复杂的“亲属关系证明”,频繁出现在民众所需要办理的各项事宜中:包括出境探亲、旅游,旅行社或涉外部门都要求出具关系证明;财产继承、房屋赠与免税,需要向房管部门提交证明;孩子入学,需要向教育部门提交关系证明;包括股权份额转让等,也要向工商部门提交证明。

  然而,在中国,由于“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甚至“婚姻状况”均没有实现全国联网,所有的个人信息只能依靠“户口本上明确标注的,成员和户主的关系。”一旦户口迁出,户口本上不能直接反应亲属的关系,证明“你妈是你妈”就变得非常困难。

  “亲属关系证明”究竟应该谁负责,派出所、公民个人,还是所需证明部门?举证的责任,究竟是政府的责任,还是老百姓的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认为,“让办事人去开具证明。就是办事部门推卸责任的表现”,原本办事部门需要承担核实责任,却要推给其他部门来开具证明。“其实就是很多部门各自为政,本可以进行信息联网、互动、核实的工作,各部门却不肯合作,把责任由办事人和社会承担。”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不同的政府、银行或其他机构所拥有的个人信息开放权限不同。例如民航、银行、酒店等等,都拥有不同的开放权限。在大多数机构的平台上,原本也看不到完整的公安部登记的个人信息。”

  “说到底,这些都可以通过个人基本信息联网来解决,但是在中国,这是一项大工程,三五年之内完成的可能性都极小。”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沈燕妮

  如何破解

  证明的窘境

  应该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证明流程,采取更科学更多元的证明方式,避免老百姓为各种证明四处跑腿。

  一边是法律规定必须执行,一边是办点事跑断腿也难以“自证其明”,“证明窘境”既增加行政管理成本,也增加了老百姓的“办事成本”。

  记者调查,造成“证明难”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壁垒重重,为了办一个证明,需要办更多证明。据了解,目前不同部门间在信息等级系统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很难兼容,并且很多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共享信息,导致公民信息多头管理,信息难畅通。

  此外,我国的档案保存制度也亟待完善。中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吴晓林说,根据《档案法》,档案一般分为保存20年的一般档案和永久保存的重要档案,但一些关乎老百姓生老病死的关键档案保存年限都不长,并且保存地点极为分散。随着时间推移、保管单位变更,档案查询就会非常困难。如果相关档案没有了,公民再要开证明去证实很久以前的事,操作起来就极为繁琐。

  天津社会主义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宝义建议,对于公民重要档案的保存,应该延长保存期限或者直接设定为永久保存档案,并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引入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次登记随时可查,及时更新,避免零碎证明给百姓带来消耗。同时,对一些重要证明,个人也应该更为妥善保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在此基础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建议,应该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证明流程,采取更科学更多元的证明方式,避免老百姓为各种证明四处跑腿。

  北京市委讲师团顾问刘景山表示,根治“证明困境”,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老百姓从证明中解放出来也是保障民生。对于个别部门不愿割舍利益不想承担责任的,要依法追责,这样才能拆掉让百姓处处碰壁,找不到出口的办证“迷宫”。(新华社)

  民政局闭门会“吐槽”开证明

  “婚姻状况证明 根本就开不出来”

  针对“开证明”,不仅市民有槽点,连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也想“吐槽”。昨日下午,市民政局召集各区婚姻登记处等相关处室人员,召开一场针对“开证明”的内部闭门会,就开证明时要求当事人出具用于审查的资料进行讨论,看能不能进行简化。

  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被误解为“婚姻状况证明”

  有工作人员“吐槽”说,目前不少单位要求市民让民政部门开具婚姻状况证明,但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机关能够出具申请人现在的婚姻状况证明”;而民政部门出具的一个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被不少部门误解为“婚姻状况证明”,“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证明申请人具体婚姻状况的目的。”

  市民政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由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主要是所谓的“单身证明”、“婚姻状况证明”,这项工作在涉及他们的各种“开证明”中占有很大分量。每天都要开出大量的证明,他认为是某些部门对这项工作充满误解,“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部门把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这个证明当做是婚姻状况证明来使用,这是错误的,它只是一个‘登记记录证明’。”

  该人士翻出2012年民政部出台的一个指导意见———要求做好《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服务工作》,其中明确规定:婚姻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声明,经查阅婚姻登记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或《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并附带《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具体格式:根据当事人(申请人)的申请及声明,经查阅本婚姻登记机关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婚姻登记档案,未发现当事人有(结婚、离婚后再婚、丧偶后再婚)记录。

  “从格式中起止时间上来看,本证明只能证明在该登记处、该时间段内有没有你的记录。”该人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此这个证明不是婚姻状况证明,只能是记录证明。他举例说,双方户口如果另一方户口在北京,他在北京登记,成都就查不到了,“所以让我们开证明,只能证明在我这个处没有记录而已,而要用这个记录来证明申请人具体的婚姻状况,就达不到目的了。”他说,因此有些地方在格式下加了一条,特别声明该证明不能当婚姻状况证明使用。

  解决开证明难题

  可以借鉴“个人声明”制度

  “媒体应该呼吁,取消某些个人证明。”他认为,如果一味靠“开证明”来办事,某些事情会陷入怪圈,“例如你拿个户口本或者身份证来,我怎么相信这是公安局出来的,是不是还要找公安局再开个证明?证明就会循环往复,源源不断。”

  针对证明繁琐和法律效力的问题,该人士透露,昨日下午他们开会的内容便是针对“开证明”这项工作,“主要讨论当事人来办理证明时,要出具的一些用于审查的资料,看今后能不能简化一下。”

  “不过目前只是出于探讨阶段,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该人士透露,下一步还要跟法院沟通,甚至某些工作需要向省民政厅、民政部等上级部门请示。

  那么,如果取消某些个人证明,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取代?该人士以婚姻登记举例说,以前要单位开证明,出具婚姻状况登记书来办婚姻登记,取消后靠个人声明,即声明我是未婚、丧偶或离婚等,而当事人声明后,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声明人就要为自己的声明负法律责任。“个人声明这种方式可以借鉴,你声明了就得负责任。”他认为这是解决无谓证明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新华时评

  以敬民之心

  行简政之道

  李克强总理12日出席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说,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落实这些要求,才能把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向纵深。

  以敬民之心,就得心中总有对人民的敬畏;行简政之道,政府就得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让公众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就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人民政府的天职,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作为本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国家以密集举措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简政放权的路上仍有许多“中梗阻”,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有些地方,“公章马拉松”仍让老百姓跑断腿、磨破嘴,“印把子”仍在干预经济、制约社会活力,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一些地方部门对简政放权思想上不端正、落实上不到位,继续在身份证明、资格认定等事项上设置关卡;一些“红顶中介”扮演中间人角色,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

  群众对改革成果的期待越强烈,越需要更多人争当改革“促进派”。面对改革大潮,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不断汲取现代社会发展成果,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手段,推动信息共享和远程服务,促进公开透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既给市场松绑,也不断优化服务,从而让群众享受便捷公平可及的服务。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简政放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开门搞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只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才能切实做到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提升全社会的运转效率,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新华社)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