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百名大学生寻访百名抗战老兵(组图)
近日,“百名大学生寻访百名抗战老兵”出征仪式在河北大学举行。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通讯员 梁 巍 王 芝
■阅读提示
一个暴雨初歇的夏日,三名身着“寻访老兵”文化衫的大学生,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走进了定兴县的一个村庄。想想马上就要见到曾上阵杀敌的抗战老兵,满身疲惫的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河北大学联合保定市团市委、保定市民政局举办了“百名大学生寻访百名抗战老兵”活动。300名河大学生被分为100个小组奔赴保定市22个县(市、区),对百名抗战老兵进行了寻访。
这些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学子对平均年龄91岁的百名抗战老兵的基本情况、抗战经历、退伍后生活等进行的面对面采访,让他们与70多年前那场抗战,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真实碰撞。
在安国,老兵刘振清与寻访队员合影。
发现 老兵的伟大力量
直到见到老兵赵老丙的手臂,18岁的女大学生李一林对抗战的理解才真实与具体起来。对面的老兵,右臂扭曲,子弹穿过的痕迹依旧触目惊心,左臂瘦小纤弱,细长的手指无法伸直,像树枝,粗糙且盘曲着。
从老兵的描述中,李一林知道了那段时间,敌人的飞机一遍遍地在易县各村子上方盘旋扫射。赵老丙的右臂先被子弹射穿,而后弹片又伤了他的左臂和左手。那时,他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切掉左手,伤口快速愈合;要么上药慢慢愈合,但要忍受半年以上化脓发炎的痛苦。赵老丙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想留在战场。
“爷爷,我能握下您的手吗?”李一林在寻访手记中描述道,“那只拿过枪,抬过担架,挖过地道,打过鬼子,受过伤,中过弹,已经伸不直,没了知觉的手,现在却用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紧紧地攥着我,揪着我的心。”
当这位90后女生与那位99岁老兵的双手握在一起的时候,其他来自河北大学的299名90后大学生寻访队员,也同期出现在保定市22个县(市、区)的百名抗战老兵面前。这些老兵大多出生在20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寻访队员则出生于20世纪后十年,当大学生们走近老兵,跨越六七十年的握手间,当年的烽火硝烟,也穿越时空而来。
“老兵的故事太精彩了,我们都还没采访过瘾。”这是寻访队员张帅涛寻访归来后的第一句话。三天的寻访时间似乎太短,队员们对那些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生离死别的经历意犹未尽。他们的QQ群里一度掀起了讲述老兵传奇的热潮。
在唐县,寻访队员与老兵贾老根边走边交流。(本版照片均由河北大学校团委提供)
“我们采访的老兵才叫厉害呢,活捉过翻译官啊!”寻访队员李俊在群里第一时间传递着自己的兴奋。他寻访的老兵崔义当年曾假扮成店小二,把日军翻译给哄了:“您一人就这么出来吃酒,不害怕吗?”“我有枪啊!你没见过这玩意儿吧,来,给你摸摸。”枪到手了,翻译官被顺势活捉……李俊说:“我们都惊呆了,这比想象中神多了!”
寻访老兵,不缺传奇:有位老兵手指被炸掉一个,当时光顾着打鬼子,就像捡子弹壳儿一样捡起来,揣进口袋,继续战斗;有位老兵在打游击时为了不暴露,不敢开枪,和3只狼周旋了整整两天;有位老兵在炸碉堡时,棉衣被机枪扫射出一排窟窿眼儿,居然死里逃生;有位只身潜入日本学校搜集情报……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视死如归,队员们对抗战精神有了生动的理解。
但并不是每一位受访老兵都有传奇般的故事,更多的老兵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斗,甚至很多人没有上过前线,他们的岗位是卫生员、炊事员。但即便经历很平淡,在寻访队员眼中,他们也像是一部部尘封的史书,只要用心仔细翻阅,总能有着新的收获。
“我们寻访的百名老兵,基本都是‘草根’阶层,都是平凡的士兵,我们希望让学生们用平视的视角去感触历史,去记录真实。”河北大学校团委是“百名大学生寻访百名抗战老兵”的主要策划者,该校团委书记单耀军说,“对于成长中的90后大学生来说,认识到这些平凡老兵身上蕴含的伟大力量,才能使他们的寻访有着更深刻的收获。”
在唐县某村庄,寻访队员在听老兵李时法讲述抗日经历。
感知 老兵的人生态度
“我当了20年的兵,就没见过这个,战场上只有你死我活,哪有什么比武!”访问老兵梁玉华家时,电视里正在播放抗战剧,这是老人的最爱。但屏幕中出现的中日双方军队比武的镜头,却让老人突然气得站了起来,大声说着:“看见鬼子汉奸,你不先下手,命就没了,还比武!”
寻访队员任继猛在那一刻忽然意识到了许多影视作品对于抗战的神化乃至扭曲。和任继猛一样,及至这一次走近之前,大多数寻访队员对于抗战的认识都来自于影视剧,对于老兵的形象也是模糊的。
“爷爷,上战场,怕不怕?”听完老兵的抗战经历后,几乎每一组寻访队员都会问起同样的问题。
“打仗前,心里想想都害怕,可是鬼子迎面来了,枪炮一响,什么担心害怕的,都一下子忘记了。”“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就往前冲呗,打死一个是一个,打死两个赚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们,还没有办法在更深层面上理解死亡面前的恐惧与无畏,但老兵们的每一句话,都刷新着他们对于战争的认知。
很多老兵的生活并不富裕,有些老兵在战后还曾遭受过错误的政治运动的冲击。但当队员们让老兵讲讲自己的心愿时,却少有人抱怨或发牢骚。
老兵姚成印一度遭人讥讽:“你立了那么大的功,怎么还下地干活呀?”这样的问题,也引发了寻访队员郭亚辉心中的波动,但她发现,老兵自己却安然自若。她在心中重新画起新的问号:“为而不争,这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呀?”
来自历史专业的寻访队员马志存,在寻访手记中写道:“其实英雄和凡人一样,也会害怕,会担心死亡,老兵和其他老人没有区别,也遭遇病痛的折磨,站不起、走不动。但不妨碍他们成为我心中的偶像……请允许我,向您致敬!”
即将读大四的贾晨芳正在准备考研,这位“学霸”承认自己对成绩和荣誉看得很重。但这个暑假,她犹豫再三后决定加入寻访老兵的行列。她参与采访的老兵曹林章入伍第二天就上了战场,一直战斗到新中国成立。复员回村后,老人做了20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开山修路,不求索取……
“爷爷的眼睛非常干涩,采访时我都不敢看他的眼睛,一看他的眼睛就总觉得亏欠他什么。”8月20日,从家中风尘仆仆赶回学校接受笔者采访时,贾晨芳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她说:“我曾经想过,研究生一定要考上,不然人生不完美,但寻访之后,我打电话告诉父亲,人生完美还有别的含义。”
传承 老兵的爱国精神
寻访队员们为每位老兵带去了一面国旗。老兵刘振清看到放在面前的国旗时突然沉默下来,随后他拿起国旗,认真叠好,与自己的抗战纪念章一起,再工整地放进盒子。看到这一幕,寻访队员郭子轩被触动了,他说:“我明白了,爱国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战场故事,不一定是荡气回肠的口号,而是要在细微之处都保持着对国家最诚挚的敬意。”
有血有肉的讲述,远胜过教科书上空洞的说教。许多曾经被年轻人视为口号的话语,在聆听中突然变得立体,变得可触可感,变得直击心灵。
“你是一个老百姓,我是个通讯员,背起大枪开步走,一起上火线……”老兵胡喜亭参加“黄土岭战役”时只有17岁,他和战友们苦守包围圈,一举歼敌900余人,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讲述到动情处,他忍不住唱起了当时最爱的军歌。
“老人一开始唱得特别带劲,我们也热血沸腾。可每每唱到‘为国家,为民族’时,他就会哽咽,甚至泣不成声,一首歌一共唱了四遍才唱下来。”当老人一遍遍重唱时,寻访队员魏雪也在那时真切感受到了“国家”、“民族”对于个人的分量有多重。
寻访中的影像记录环节,老兵要对战友说几句话,很多老兵都把话讲给逝者:你们都走了,我还活着,但是我很孤单,你们放心吧,我活得很好!
当年亲身经历过抗战的人不断离世,活着的老兵也越来越少。当听说村里只剩两名老兵时,徐亚坤所在的寻访小组对另一名老兵也进行了寻访。她说:“我们就想着,要多记录下一份当年的历史。”他们向组织临时申请了一面国旗,一件文化衫,自掏腰包购买了水果和牛奶,于是,老兵蔺宝花成为第101名寻访对象。
队员们的行动,没有停留在记录的层面。寻访团QQ群里,河北大学校团委负责此次活动的两位老师不断被学生“@”:“老师,我们想给老兵和他的老伴办一个钻石婚纪念仪式”、“老师,怎样才能帮老人找到他的战友?”“老师,我们自己给老人买了件军装,他希望能穿着军装照张相”……
一位老兵的补贴发放出现了问题,寻访的大学生没惊动老师,直接就找到了民政部门去帮助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刘佳飞则带着几名同学,同期展开了课题研究。
更多的学生开始跳出网络世界,直面现实社会。河北大学党委常委王培光表示,将根据这一动向,由校团委再开发一系列为老兵圆梦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大学生们用行动把老兵身上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看历史思未来
老兵马振波参军时,当兵的哥哥已经牺牲,门外的街上躺着两排尸体,家人极力反对他参军,但“叛逆”的马振波,当时还是和十几个十四五岁的伙伴走上了战场。
70多年后,老人告诉寻访队员施勇卿:“当时就想,反正怎么着都是死,豁出去了!”的确,十几个伙伴大多战死沙场,今天,只剩下老人还在平静地给来访的大学生们讲述往事。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河北大学的300名学子有幸,能用实地寻访亲历者的方式触摸历史。寻访中,宏大的历史叙事,已经具象化为个体可感可知的命运轨迹。
河北大学校团委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借助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通过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形式,旨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有效途径。
校方教育目标所指是90后大学生群体,是被社会舆论贴了很多标签的一代人,他们生活的世界离战争已经太远,同上两代人相比生活也更为舒适。
如何让这一代人也能对民族苦难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这一问题,考验着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毕竟,年轻人对于历史的认知和态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句话便有了针对性的借鉴意义:“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当300名大学生们将视线集中于抗战老兵时,他们不仅为每位老兵整理出了“老兵档案”,并写下了四五千字的寻访手记,他们的内心肯定还有着更多的收获。
尽管没有办法对这些年轻人的内心收获做量化评价,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相信在这些学子们的内心,被警醒的不仅仅是对造成民族灾难的反思,还有对和平的追求,对于国家、民族更加强烈的担当。
“和老兵的接触,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我们很多队员就吃住在村里,这让我们有了多方面了解老兵的机会。”梦想成为一名记者的寻访队员王宁说,自己希望从这种最直接的接触中,了解老兵的生存状况、内心世界。
真正地走进历史,恰恰需要这样从事实出发的态度。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它需要从历史条件出发、从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历史发展潮流出发。这不仅是学界从事研究的内在约束,也应该成为普通人走进历史、认识历史,进而体味历史、感悟历史的外在指引。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不独抗战史,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都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