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体现时代特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能不能取得成功,与其是否能够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休戚相关。中国道路为何成功?因为它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中国道路何以自信?因为它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该是这个国家人民自主选择、自我设计、自己建构的结果,但这种选择、设计与建构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同时还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建构与形塑。这是因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既包括历史的条件,也包括时代的条件。当然,时代的条件、时代的特征具有复杂多样性,把握时代特征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面对同样的时代,不同国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会有所差别,甚至可能迥然相异。很显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和把握越正确、越深刻,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就越顺应时代潮流,越容易取得成功。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时代之间,总是存在这种内在的逻辑关联。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以来这个时代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呢?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就敏锐觉察到时代的新变化,认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而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正是基于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我们党形成了对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我们之所以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与对这一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紧密相关。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是正确和深刻的。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奔走于世界各地,“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进而形成了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等的全球性。各国之间既有对抗、冲突、竞争,又有对话、交流、合作,可以说竞争与合作并存、矛盾与对话相伴,相互之间的利益融汇点日益增多,愈来愈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独善其身,更不可能靠殖民侵略的老办法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建立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共同愿望。
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充满自信,就在于它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特征,反映了这种时代潮流。其一,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华民族素来具有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传统,内求和谐、外求协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战争之苦,备受被侵略被凌辱之害,对战争、掠夺与侵略深恶痛绝。同时,从时代潮流来看,当今这个时代也不可能允许我们再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称霸、殖民侵略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道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正因为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它才能在这个时代具有强大生命力。其二,中国道路是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道路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开拓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使中国道路“日日新,又日新”,始终与时偕行。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其三,中国道路是共生合作发展之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关系。要共生就必须以对话、合作代替冲突、对抗,走互利合作之路。中国道路坚持差异中求共生,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经济上追求合作发展,在安全上坚持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寻求与其他国家共同繁荣发展。
总之,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中国道路,以双赢、多赢、互利共赢的多元化新思维取代了单赢、对抗性及零和的旧思维,彰显出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的宽广胸襟。它既体现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多元通和”“天下大同”的优秀传统,也折射出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独特中国智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样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的道路,必定能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