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军报引领我正确面对走与留

2015-12-22 15:46:00 来源:解放军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第一次结识《解放军报》是在1998年的春天。那时我在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读大四,正处于毕业求职的关键时期。有一天,新闻系潘主任把一张油墨飘香的《解放军报》塞到我手上,并指着这张军报刊发的《人民军队依托国民教育,走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道路》评论员文章,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人民军队通过她发出了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伟大号召,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好男儿应该到军队的钢铁洪流中去锻炼、去奋斗、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我顿时豁然开朗。几天后,潘主任陪同驻军某部的首长对我和班上其他品学兼优的同学进行全面考核,我在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投笔从戎。

  入营后,那一张张血脉偾张、油墨飘香的《解放军报》,除帮助我成为训练场上的“小老虎”外,还当仁不让地成为我的新闻教员、军旅向导,帮助我和战友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在基层部队任职期间,我自觉运用从她那里得到的知识、能力,提高了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政治机关任职期间,她又帮助我实现从基层到机关的转变,帮助我拟定各种方案、简报、总结,帮助我成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干部,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2006年,我所在的部队进行较大幅度的编制调整,每个人都面临走与留的考验。我当时已经参加了总队预提营职干部集训,一点也没有转业轮岗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可是看到《解放军报》刊登的对军队编制调整工作的阐述和解读,一下子触动了我。她的引导,让我放下个人得失,再一次强化了“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宗旨意识、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有人为我鸣不平,帮我出主意向组织提一些个人要求,我也曾经心动,然而是她的熏陶和教育,让我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在等待军转安置的日日夜夜里,“不找关系,前途堪忧;有了关系,高枕无忧”的好心劝说,让我也一度动摇起来。就在我“准备行动”时,我又一次想到了她,看到了她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话语”:“相信组织相信党”“有为才有位”。又是军报及时给我和战友们送来了真诚、灼热、有力的告诫和忠告,使我们头脑清醒,不忘军人本色。在第二年的军转择优、双向选择的考核中,我凭着她给我的理论素养和积累,取得理论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地转业到安徽省蚌埠市商务局。而有的战友一味相信关系,考的不理想,以至于影响了安置,事后非常后悔。

  2010年春天,我被单位选派到怀远县魏庄镇魏南村任第一书记。在调查中我发现村里最突出的问题,是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不够、集体经济薄弱、人心不齐……“报中自有千金方”,对照她的教导,我“对症下药”,很快找到了路子、找对了“方子”,那就是她努力倡导、一以贯之的“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思路,做到了“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二是筑路、修桥、挖渠,三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我任职期间,魏南村终于甩掉了落后的帽子。2010年12月,我作为全国村干部代表,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魏南村任职期间,我把军报的一些重要评论、经典报道恭恭敬敬、平平展展地贴在政务公开栏的显要位置,供全村人学习。

  (作者系安徽省蚌埠市商务局流通科副科长)

责任编辑:罗燕
新闻关键词:军报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