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会新语之“意”字篇
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高屋建瓴富新意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提出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连日来受到舆论广泛称道,其内核是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思维创新。
习近平在本次两会上的多次讲话,随处可见这种创新思维。
他用“三个没有变”来说明党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指出“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他用“命运共同体”来界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指明两岸共同发展的未来。
他用“钥匙”来比喻创新发展理念,使“创新”在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重要地位一目了然。
谈到脱贫,他用“攻坚拔寨”来形容我们正处在关键时期,用“横下一条心”来表达攻坚的决心。
“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是他对“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延伸,重温2014年两会他在贵州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论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辩证法和“两点论”的思想精髓。
……
习近平的新论述,既与历次两会上的论述一脉相承,又有新的思想升华。只有“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站在全局高度才能新意无穷。
全面小康顺民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总目标,是最大的民意。因此,2016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意,是总书记的最大关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是短板。习近平在2014年参加安徽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5年,他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农业不能拖现代化后腿”。而在农业问题中,少数民族地区又是短板。农民生活怎么样,少数民族农牧民生活怎么样,是他近几年参加两会团组审议讨论时必问的话题。农牧民生活遇到了困难,他忧心;农牧民生活改善,他高兴。
“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3月7日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这个庄严的承诺,总书记一刻也没有忘记。
发展理念有深意
本次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十三五”谋篇布局。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
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几位代表不约而同谈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习近平说,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首要的是创新。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谈到台湾问题,习近平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开创共同美好未来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来阐释全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共享”理念。
3月7日,在黑龙江代表团,习近平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全面振兴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松劲。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3月10日,在青海代表团,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每次讲话,五大理念都是基调,都是其深意所在。
兑现五大发展理念核心要义,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将托举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梦想,向世界呈现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记者李晶瑶
- 【实践新论】构建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政策体系2020-11-13
- 继续担当改革创新的探路先锋2020-11-13
- 读懂铸魂育人的行动指南2020-11-13
- 习近平致信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2020-11-13
- 习近平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2020-11-13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扬州考察调研2020-11-13
- 习近平江苏行丨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走进江都水利枢纽2020-11-13
- 解放军报评论员: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2020-11-19
- 热解读|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这个提法值得关注2020-11-19
- 山东·重庆扶贫协作第十五次联席会议在济举行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