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这是总书记的“手机号”吗?

2016-09-12 17:14:00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3554555101”,这一串数字,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手机号码,却可以帮助我们解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密码。读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答案了!

  “135”代表着中国“十三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全程参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出台

  习近平亲自参与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起草到出台的全过程。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担任组长。为了起草好文件,习近平召开多次会议、开展多次调研、批准多个课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习近平都认认真真审阅过。

  2015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时说:“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规划。从时间上说,‘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

  从5月到7月,习近平围绕“十三五”这个关键词,三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并在调研期间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了18个省区市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同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

  调研期间,习近平说,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习近平这样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

  第二个“5”和第一个“4”分别代表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三个“5”代表着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未来5年,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坚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5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表示

  第四个“5”代表着五大政策支柱

  中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第五个“5”代表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

  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

  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强调

  “10”代表着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10个方面工作重点转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

  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第三个“1”代表着补短板、防范风险这一个战略应对之策

  必须尽快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补齐。要举全国之力抓好脱贫开发工作这个突出短板,确保到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看望

  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时指出

  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综合《北京日报》、“上海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

  总监制/徐遥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碧薇 制作/马俊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