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永不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派驻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制度,是安徽省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打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贫困村的产业纷纷发展起来了,脱贫思路更加清晰了,全省扶贫开发的步伐加快了。
这里是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我现在所在的这片区域原来是一片荒山和荒地,为贫困农民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但是现在它已经流转成为了一个规模化的红星猕猴桃种植急死,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每亩地就会带来5000到15000块钱的效益。
红星村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太湖县,2014年10月,省委组织部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汤中营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村里面临着地大人少、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的困境,全村有近300名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500多块钱。
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第一书记汤中营:“农户家里面家境很贫困,我说这个脱贫的任务非常艰巨。我认为精准脱贫关键要抓住两个牛鼻子,一个牛鼻子就是加强基层组织,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第二个牛鼻子就是产业发展。”
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反复研究,汤中营发现,红星村的海拔、土壤、气候等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于是,他首先鼓励村里的能人成立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又挨家挨户地和村民商量,流转了100亩土地,再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猕猴桃基地争取了900多万元资金支持,直接带动40多名贫困农民在基地务工。
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农民陈小根:“务工我们基本上就是男的100块钱一天、女的80块钱一天,我估计现在我们是干活完估计一年3万块钱差不多有,不比外面打工差。”
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第一书记汤中营:“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我们猕猴桃规模达到两千亩,村集体收入每年至少有三十万,入股的老百姓每年的纯收入至少有一万两千块钱。”
不止是红星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从2014年开始,安徽省对3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动员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工作队员12017人,实现了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 这几天,宿州市灵璧县虞姬乡朱桥村的扶贫大棚里,30多亩晚熟西瓜即将上市。看着长势喜人的西瓜,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涛开始盘算着村里贫困农民今年的收益。
宿州市灵璧县虞姬乡朱桥村第一书记黄涛:“一亩地这样的晚熟西瓜,可以产出5000多元的效益,加上贫困户的务工收入,一个大棚就可以带动6户贫困户脱贫 同时可以为村集体增加一部分收入。”
面对朱桥村贫困发生率高、村集体为零的难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涛争取了70万元产业脱贫发展资金,在村里建设了果蔬大棚扶贫产业园。产业园不但可以对外出租,一下就让60名贫困农民在这里务工;产业园的租金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
宿州市灵璧县虞姬乡朱桥村农民刘勤灵:“村里安排我在这务工,一天工资50元钱,一年能挣到6000元钱左右。再加上我在家自力更生,养些猪,一年能挣到一万多块钱,我想这样很快就能脱贫了。”
今年以来,安徽省脱贫攻坚精准帮扶的力度不断增强,各“双包单位”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实施了6818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5.16亿元。与此同时,全省也在不断调整和增强驻村帮扶力量。驻村扶贫工作队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让贫困农民实现了稳定就业,让脱贫攻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轨道。
- 安徽出台新政为民营企业发展拆除“隐性壁垒”2020-11-30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变废为宝”2020-12-01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变废为宝”2020-12-01
- 永不凋零的夏花: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纪委书记李夏2020-12-06
- “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脱贫攻坚一线见闻2020-12-06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安徽:市场化棚改让更多城中村居民圆上安居梦2021-05-04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小岗村:18枚“红手印”摁响“惊雷”2021-06-05
- 新华全媒+|不让一名考生落下——高考前夕疫情防控下的安徽六安探访记2021-06-05
- 新华全媒+丨争分夺秒 抢险减灾——台风过境后的安徽多地灾后重建见闻2021-08-01
- 让孩子收获自信,快乐成长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