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阵痛之后沐暖阳
毛同辉
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9日终于晒出,整体而言,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
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前三个季度之间GDP增速并无差异;分产业来看,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第三产业相比于一、二产业均占据优势,体量更大、增长更快,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重要动能,这也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今年5月份,曾有权威人士解读当前中国经济时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即经济仍然处于筑底之中,但在平稳走势中,已经出现不少积极变化,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说明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增长更有质量;一些前期出现疲弱或下滑的重要指标稳定向好,比如进出口降幅收窄,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在全球经济尚处于低迷、发达经济体复苏艰难,国内钢铁、煤炭等行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应该说,中国经济能保持6.7%的GDP增速并做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难能可贵。而其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的“暖色”,既源于我们采取的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也让我们愈加坚定对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之路的耐心、定力和信心。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前期的增速换档、调整阵痛之后,已经初沐暖阳。此时,正当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发展态势保持总体平稳的同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所以,一方面要抓住近期宏观环境有所改善,多项经济指标向好的有利时机,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巩固良性发展势头,顺势而为。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经济新动能的作用,厚植发展基础,乘势而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经济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新产品、新技术、新主体、新服务层出不穷,但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动能等量齐观,需要从供给侧继续发力,促进其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直至尽快挑起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梁。到那时再回头看,“喜看稻菽千重浪”,我们所经历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刮骨疗毒、增速换档的巨大压力、结构调整的壮士断腕等,一切都是值得的,明智的,必需的。
-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2020-11-13
- 财经观察:明年经济增长将重回正轨 内需担当“发动机”2020-12-22
- 转正!转正!中国经济划出上扬曲线2021-01-02
- 税收数据里的2020年中国经济:企业负担减轻 市场活力释放2021-01-24
- 重点来了丨本周数据连连“刷屏” 听专家说背后的“应有之义”2021-01-24
- 新华网评:这繁荣富足千年所盼2021-02-13
- “V”形反弹后中国经济能否“一牛到底”?2021-02-13
- 不再是简单“买买买”,春节消费展现中国经济活力2021-02-14
- 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1年中国经济稳健开局述评2021-04-17
-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于6月8日启动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