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记者走进蒙牛奶源牧场 见证牛奶如何诞生

2016-12-01 12:0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1日讯(记者 殷会丽)11月下旬,从济南坐高铁到保定,再从保定到定州,记者有幸跟随蒙牛牧场主大学“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专场活动团队来到双丰牧场,与奶牛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一大早,记者跟随专家们和牧场主们来到蒙牛的奶源合作伙伴双丰牧场。一进牧场,一股饲料的清香夹杂着淡淡的泥土味道扑面而来。牧场门口,不仅有前来迎接的牧场主曹险峰和工作人员们,还有一排放置整齐的防疫用品。牧场的检疫工作非常严格,所有人踏进牧场就要进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大家在更换一次性的卫生鞋套、连体外衣、口罩、头套,捂得严严实实,然后在消毒间进行消毒后,才逐次走进牧场。

  进入牧场,记者先是跟随专家们对双丰牧场的奶源进行了各项检测,在听完专家对牛奶检测结果进行专业的点评后,牧场主带领一行人来到牛舍。

  牛舍内,奶牛们在慢悠悠地踱步,一百多名外人的忽然造访,并没有给它们造成太大干扰,有些好奇的奶牛不时抬起头打量着陌生的来客,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后,继续低头吃饲料。

  为了让奶牛吃的营养可口,双丰牧场从美国购买了进口宿苜草,它们都要按精确到0.1%的比例进行匹配,还要添加维生素和矿质等。犊牛、青年牛、泌乳牛等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什么时候促生长,什么时候补充蛋白质,都需要科学搭配。

  专家们还对饲料里的成分,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筛查,检测其中的粗饲料、细饲料的配比。专家告诉牧场工作人员,草料的大小也会影响饲料转化率,一根宿苜叶子两三厘米的长度差异,都会影响奶牛对食物的消化,进而影响到牛奶的指标。如果饲料的切割长短不当,牛还容易变得挑食。专家建议,要保证一个食团,牛至少能嚼55次以上。

   

  科学养殖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牛场的每一个角落,专家们还对牛粪进行了检测。一头成年奶牛一天要排泄四五十公斤新鲜牛粪,其中每一种成分,都能揭示出奶牛身体健康的密码。“粪便里没有玉米残留,说明破碎工作比较充分;纤维大约都在4厘米,证明牛的消化还是很不错的……”专家的分析,给了牧场工作人员很多启发。

  记者发现整个牧场几乎见不到苍蝇。原来除了药物杀灭,工人们每天都会及时清理牛粪送进粪便处理池发酵,每天清理食槽,定期对厂区各个角落做扫除,清理杂草……真是全心全意为奶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奶牛们不仅吃得好,喝的好,住得好,而且心情也愉快。这可真是把牛当成孩子来养。在哺乳期的犊牛舍里,我们见到了一群活泼好动的牛宝宝。它们一会探出头来左右嗅嗅,一会又来回蹦跳着撒欢,着实可爱。

  随后大家来到挤奶车间,嗡嗡作响的机器,不锈钢材质、粗细大小不一的管线罐体,让大家体会到流水生产线的工业化和科技化,不禁对奶源的干净度大大放心。

  时间过得飞快,一上午的参观结束了,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此次蒙牛牧场主大学“奶牛金钥匙”之旅,不仅让专家们给牧场主送来了“养牛经”,也让我们这些“门外汉”看到了现代化的牧场管理。希望以后蒙牛可以有更多的开放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中国好牛奶是如何诞生的,让大家相信——中国是有好牛奶的。

责任编辑:殷会丽
新闻关键词:奶牛饲料检测记者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