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的仪式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律动

2017-02-09 20:04: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刚刚唱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另一个用饮食文化“汤圆”寓意团圆的传统佳节——元宵节也已出发,彼时“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过大年、闹元宵,是属于咱中国人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使命、书写着时代文化的符号、律动着现实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积淀,仪式感就是文化的认同符号。北元宵南汤圆,饮食文化最能呈现区域文化和民俗色彩,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吃的过程以及那份吃的仪式感,这份仪式里律动着属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透露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情感寄托。放烟花、看花灯起源于祭祀的礼;舞狮子、踩高跷源于先民祈求消灾除祸的美好祈盼;一碗汤圆寓意团圆,抒写着中华民族那份浓浓的伦理亲情。传统节日里的每一份仪式都是文化积淀来的结果,每一份仪式的内涵都是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力的代际传递,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延续。有了这份延续才有了民族的史书,有了这份延续才有了民族的认同,有了这份延续才有了民族的自信,因为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属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时代需要创新,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律动。传统的东西总是会随着岁月的脚步在新旧间相融而进,时代的更迭需要创新力的加盟却不能忽略传统的融入,因为只有传统积淀与现代元素的同频共振才是历史的生命力。传统佳节延续至今,其优良的文化因子始终在活跃跳动,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实需求无缝对接间实现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当春节的返乡大军已经挥别故土回到各自岗位,唱罢“空城”的城市社区迎接着了返城大军的“回马枪”,在诸多经济学家就返城排行榜研判中国经济发展生态之际,传统的元宵节正在迎接现代工作制的挑战,离乡者的元宵团圆似乎陷入“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的凄凉,然而,元宵佳节却能用她那碗汤圆诉尽衷肠,用现代技术千里传音、万里同屏(视频通话)。

  传统与现代的共鸣,唤起全球文化的融合意愿。中国文化历史悠远,中国红的喜庆为世界所欢迎,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日加深,中华传统节的喜庆元素为全球人们所悦纳,同时当地文化也会在岁月的加工下为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加餐”。“融合了”的中国传统节日更加吸引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的参与热情,节日的仪式感成为异域文化交流、共商“融合”的桥梁。中国传统故事从神州大地传播到世界各方,中华文化基因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让文化传承正在唱响现代化“共享”主旋律,这不仅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更是世界融合愿景的抒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自信而强大的中国正在到来。中国的自信来自国家实力的自信,更来自文化与民族的自信,也是这种自信正在召唤着全球人共迎中华传统节日,用现代生活方式拥抱中华传统节日仪式,用一种节日的代际感推动世界人民一同传承,一同吃下这碗“汤圆”,让世界文化交相辉映。

  过的是节,讲的是传承;守的是仪式,传的是文化;庆的是节,欢(唤)的是精神;引来的是热闹,留下的是融合与交流。这些仪式感承载着满满的文化律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奚湖)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