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 中央政策支持大
香港回归20年,中央政府推出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经济金融稳定发展。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推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系列补充协议、沪港通、深港通等惠港政策,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1997年,香港特区刚刚成立就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炒家多次对香港市场发起冲击,也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提出了挑战。但依靠着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最终赢得了这场香港股市和货币的保卫战。
在这场保卫战中,中央政府不仅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还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爆发,香港经济受到冲击。在港中资企业率先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稳固市场信心。中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共14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纾解民困,振兴经济。
密切经贸合作
2003年,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经济共同发展,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内容主要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三个方面。2004年至2013年,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还签署了相关十份补充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内地和香港的经贸合作和交流。
通过CEPA及系列补充协议,香港获得服务贸易的开放和投资便利,与内地在金融、旅游、创新科技产业等领域展开合作,双方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逐渐减少,不仅推动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5年,CEPA框架下的新协议问世,使内地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内的“最惠待遇”条款表明,内地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优惠待遇,如有优于CEPA的,也会延伸至香港,保证香港享受内地最优惠的开放措施。
推动中资企业到港上市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香港目前拥有近4000家中资企业,为香港提供逾7万个就业岗位。截至2017年3月,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由回归前71家增至1013家,占全港上市公司总数的50.4%,占港股总市值的比重由8.5%提升至63.7%,达2万亿美元。
加强互联互通
2014年4月10日,内地宣布建立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开启“沪港通”的金融新纪元,并于两年后将机制延伸至“深港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债券通”即将上路,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安排。
港媒评论称,“债券通”为两地互利共赢的举措,能够巩固与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
“一带一路”也为香港带来新机遇。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瞄准资金融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投融资平台建设;聚焦人文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深化与内地合作,共同开辟“一带一路”市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3月在北京宣布“扩容”,接纳香港作为该行新成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些中央政策的支持都使香港特区更紧密、深入地与国家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