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一位京族老人的坚守:让独弦琴声扬大海

2017-07-24 16:15:00 来源:国际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费青朵):7月的广西正是盛夏,广西东兴南邻北部湾的三个美丽小岛在骄阳下显得静谧而安逸。这里居住着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京族。京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的海洋民族,世代以捕鱼为生。凭海临风,凄婉悠扬的琴声传来,仿佛悠悠地诉说着这个民族沉甸甸的历史。

  京族一年一度的哈节刚过,节日的气氛尚未散尽,今年62岁的京族老人苏春发坐在家里,缓缓地向我们讲述他和独弦琴的故事。他家的一楼摆放着十几架各式独弦琴,这里是他的教室。说起今年哈节盛况,老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今年的哈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在开幕那天有一百多架独弦琴在海滩组成了表演队。是我们独弦琴培训基地和传承基地两个单位合作举办,场面十分壮观。”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歌节,“哈”即指唱歌,哈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是京族最重要的节日。与京族三岛仅一水之隔的越南也有庆祝哈节的习俗,苏春发说,中越哈节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每一年哈节时都邀请越方带着节目代表来交流,越南哈节时我们也去出节目交流。我们与越南有一个友好村,从2013年成立友好村开始,每年都有交流。”

  京族目前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节”和“独弦琴”。苏春发告诉我们,从京族出现开始就有了独弦琴,作为传承人,他决心将京族文化传承好。苏春发5岁开始学习独弦琴,11岁从师民间艺人阮世和。上世纪90年代,精通独弦琴的老一辈艺术家大多已过世,能够弹奏独弦琴的人寥寥无几,面对独弦琴文化即将失传的局面,苏春发毅然放弃了当时做得火热的边贸生意,投入到传授独弦琴的事业中,立志“复活”独弦琴,让京族文化发扬光大。

  弃商从教之后,苏春发义无反顾地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独弦琴的教育和创新上,他每年要自费1万多元用于购买、修理独弦琴。在这条路上坚持了十几年,他从未想过放弃,每谈及初心,他总会提起恩师:“我的老师说过独弦琴是我们京族的宝贝,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现在应该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苏春发自费组织培训班,免费为京族孩子教授独弦琴,教室就是他家一层的大厅。苏春发还牵头注册了一个民间艺术团体,组织京族歌舞文化表演队,去全国各地巡演,一些节目还被收录到了文化部的数据库里。至今他已经培养了300多名学生。回忆起刚开始招收学生的时候,苏春发说:“刚开始招生时,老师也老了,只有我一个人。我就把独弦琴带到哈节里演奏,很多观众一听觉得很好听,想学习。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多人有了对独弦琴的兴趣。很多人来请我教他们孩子独弦琴。人慢慢多了起来。”

  谈起学生们,苏春发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认为学生都非常优秀,有些参加了青歌赛、星光大道等,有的当老师继续传承独弦琴。他的家人也十分支持他的事业,两个孙女从小就学习独弦琴,既能弹又能唱。苏春发带着两位孙女为我们现场演奏了一段京族民歌《栽荷花》。

  苏春发用后半生坚定地践行恩师遗愿,让独弦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独弦琴会在未来岁月的长河里源远流长。看着孩子们稚嫩的面庞,我们有理由相信,独弦琴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