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2017-09-28 11:17: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7年1月,来宾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国主题图书全球新年展销月启动仪式上浏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2017年4月,第27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举行,中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展,并举行中阿出版合作签约仪式。

  新华社记者 李震摄

学生在河北省沧州市图书馆内读书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最近5年”,看似一个简单的时间段。但在图书出版方面,却是发生质的飞跃的5年。最近,记者采访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印刷发行司、数字出版司、进口管理司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听他们畅谈5年来的丰硕成果和喜人变化。

  走出去传播中国的声音

  记者:为什么说图书走出去非常重要? 国外对哪类图书更感兴趣?

  答:书籍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习近平主席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擅长讲故事的图书可以向世界展示我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让中国道路、制度、价值进一步闪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许多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国在想什么做什么、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海外读者希望了解中国历史、现实和文化,增进对我国制度和道路的认识。《习近平讲故事》一出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等主动购买英文版等多语种版权。《摆脱贫困》英文版、法文版在第24届图博会上首发,几内亚驻华大使特别代表巴·迪埃赫诺·马德儒表示,这本书为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22个语种,全球发行642万册,创造了近年来我国政治类图书海外发行量最高记录。

  记者:图书走出去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1、版权和实物贸易取得新突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翻译出版2973种中国图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3000多种图书在42个国家翻译出版。2016年建设的中国图书“走出去”基础书目库首批入库图书200种,引起各国出版机构浓厚兴趣。2012年-2016年,全国实现版权输出5万多种(次),版权引进输出比由2012年的1.88∶1缩小到2016年的1.55∶1,其中,图书版权输出由2012年的7568种增长到2016年的9811种,增长30%。2016年实物出口2236万册,与2012年相比,总量增加145万册,金额增加1536万美元。

  2、反映当代中国的主题图书产生重大影响。如《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出版了12个语种;《三体》《解密》《草房子》等一批文学作品畅销海外,助推莫言、刘慈欣、曹文轩获得国际大奖。《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输出15个语种版权。

  3、渠道平台更加多元。中国图书海外销售覆盖全球、多点开花。亚马逊“中国书店”在线品种 67.3万种,海外发货37万册;易阅通等外文版中国图书信息汇总整合和推送平台建设加快,更多中国图书进入国际主流数字营销平台。

  4、立体化“走出去”模式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版权贸易、实物出口,更多采取建立海外分支机构、与海外出版机构共同策划选题、合作翻译出版、联合开发市场的新方式,推动一批当代中国图书国内国外同步首发。目前出版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400多家,与7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着力促进全民阅读

  记者:我理解,要从出版大国变为出版强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图书的内容建设,提升图书的质量,多出精品力作。请问这个方面总局是怎么做的?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界以主题出版为抓手,围绕重大活动、会议、事件、节庆等主题,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推出更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反映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反映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最新成果的优秀出版物。

  主题出版产生了一批政治导向好、学术价值高、艺术性强、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红军长征纪实》等。其中2013年重点出版物《毛泽东年谱(1949—1976)》发行50万册;《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2015年重点出版物《抗日战争》发行60万册;2016年重点出版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发行量创纪录地达到5200万册;2017年重点出版物《习近平讲故事》今年5月出版以来发行已超过150万册。

  记者: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环节。总局在全民阅读方面的着力点有哪些?

  答:一是推动长效机制建设。2016年12月,我国发布了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目前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也取得重要进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提交国务院审议。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目前,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北京阅读季”“书香中国·上海周”“南国书香节”等成为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13000多场群众性阅读活动,直接参加人数达到6000万人次,覆盖人群近8亿人次。

  三是发挥优秀出版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宣部、总局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一系列评奖推优工作。

  四是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方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阶梯阅读体系。2014年以来,总局每年组织百家出版单位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千所中小学校开展主题读书、邀请名家进校园、开展阅读指导服务、举办征文比赛、捐赠图书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少年儿童广泛参与。

  记者:上述活动成效如何?

  答:从数据来看,全国阅读有明显提升。2012年,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6.3%,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40.3%。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74本。

  2016年,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率为58.8%,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

  相比而言,国民综合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量4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扶持实体书店

  记者:现在网上购书、数字阅读已成潮流,为什么还要大力扶持实体书店?

  答:李克强总理指出,实体书店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他希望把书店打造成城市的精神地标。实体书店虽是市场经营主体,但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社会职责,带有一定公益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给予扶持和引导。

  记者:2010年后,实体书店曾面临困境,数字阅读、网络购书严重挤压了实体书店的市场空间,每年都有一批实体书店退出市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对此,总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加大财政支持。2013年,总局会同财政部启动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等12个重点城市的59家实体书店获得9000万元奖励资金。2016年,实体书店奖励资金增加到2亿多元,扶持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包括农村网点。

  2、落实免税政策。经总局大力争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底下发《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至2017年,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每年全行业少缴纳税费近50亿元。

  3、实施项目带动。“东风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到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4个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4省藏区,共投入2.92亿元,对154个县级新华书店进行了改扩建;投入4360万元,配备了220辆流动售书车。

  4、强化政策保障。总局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实现全国每千人拥有发行网点数0.13个的目标。2016年6月,总局会同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住建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是在城镇新建社区为实体书店预留场地,鼓励地产、商业设施为实体书店提供减免租金的经营场所。二是对特色实体书店创新发展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或补助。三是提供创业和培训服务。四是简化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开办书店。五是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为实体书店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记者:如今实体书店是否呈现回暖态势?

  答:实体书店目前已取得回暖态势。2016年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单位11640家,从业人员98.8万人,发行网点数215994个,比2012年底增长了24.1%,共实现出版物销售额3498.7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19.5%;营业收入6861.46亿元,实现利润304.8亿元,资产总额9590亿元。

  近年来,一大批实体书店创新发展理念,以图书经营为主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大量涌现。上海钟书阁、广州方所、成都言几又、苏州猫的天空之城及一部分新华书店打造“最美书店”,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书店的认知,受到高度评价。不少新型书店都有咖啡、影吧、文创、展览、培训等功能,跟上了国际发展趋势。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学术、美术、音乐、旅游、建筑、摄影、儿童、女性等专业书店。不少书店“跨界”开进了医院、银行、汽车美容店、连锁药店,大大拓展了书店的受众面。

  数字出版和按需印刷是方向

  记者:出版本身面临着业态的升级换代,请问我国的数字出版达到什么水平?

  答: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营收为2540.35亿元,传统书报刊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进程开始起步,仅有少量OA、ERP等办公和管理系统,部分出版单位建立的网站主要是对出版内容进行介绍,基本没有数字化内容生产系统和传播服务平台,存量图书资源数字化转换仅占全部内容资源的10%左右。

  2016年,数字出版总营收已达到5720.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部分单位都开发或配备了数字化内容生产传播系统和服务平台;存量内容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比例也上升到80%左右。

  记者:总局推出了哪些举措?

  答:2013年和2015年,我们先后两次评估推出170家书报刊和音像电子转型示范单位,以此带动全行业。2014年,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数字化转型升级列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几年来,共为全行业争取到了近30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先后遴选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供应商提供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攻关,复合出版系统工程1.0版研发任务成功完成,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全面竣工,中华字库工程顺利推进,为数字出版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支持出版单位加快生产外向型数字出版产品,与国际中盘商对接,推动更多中国图书进入国际主流数字营销平台。打造“易阅通”等中国数字图书交易平台,拓展图书“走出去”传播渠道。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一举成为新闻出版业的主体,占比达到22.9%,总规模和总利润居行业第二位,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于数字阅读、化工、法律、信息产业、农业、卫生、交通、语言学习等方面的专业数字内容平台基本建立,涌现出同方知网、掌阅科技、中图E阅通、五洲出版社THATSBOOK等一批可以面向海外市场和用户的数字内容平台,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记者:按需印刷情况如何?

  答: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按需印刷从5年前的起步探索阶段进入到了发展壮大时期。当前国内主要出版社都涉及按需印刷业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推出了“来出书”图书自助出版平台,只需一次制作便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提供不同介质、不同手段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始实施POD项目,目前拥有图书品种达54844种,其中采用按需印刷的有16961种,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16年通过引入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从编印发链条的末端实现按需出版的转型升级,它是国内第一家没有印刷厂但却引入高速喷墨印刷系统的出版单位。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