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10-14 09:30:00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图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 赵承、陈芳、胡浩、王宾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也是成长的前提;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福祉的永续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立柱架梁,从民生关切着手,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由易到难渐次突破,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为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不断夯实健康之基。

  (图文互动)(2)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9月23日,在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杉溪村,郑墩镇卫生院医生吴锦燕(右)入户为75岁农民廖新兴做心电图检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分级诊疗让更多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多元化、多样化健康需求得到满足。新华社记者 彭张青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准时代脉搏,回应人民期待,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2014年12月,在江苏镇江考察时,他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上。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健康”嵌入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版图。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统计显示,仅2016年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共部署10方面50项重点医改任务,印发实施健康相关重要政策文件20余个。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健康中国建设急需突破的难点、焦点就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集中关注点和着力点。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后不到一年时间,中央深改组已6次研究与健康中国相关议题。而中央深改组召开的全部38次会议中,有11次与医改相关。

  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城乡,大病保险制度惠及10亿多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让更多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多元化、多样化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屏障织密加固,经受住了传染病疫情的严峻考验;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从2009年的74.8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政府为促进全球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作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谭德塞如是说。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建设健康中国,是中国共产党谋定发展大势、践行执政为民的气魄和智慧,是在全球卫生与健康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的责任和担当,是决胜全面小康、向中国梦进发的基石和保障。

  (图文互动)(3)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6年6月23日,江西省鄱阳县古县渡镇张家坽村村民在进行洪水过后的消杀防疫工作。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以“破”为“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拔寨

  医改,公认的世界难题。

  让13亿多人民看上病、看好病、看得起病,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魄力与执政智慧。

  如何既突出医院的公益性,又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保障医护人员待遇?怎样在不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同时,充分调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性?织密织牢全球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的同时,又该怎样应对全国年诊疗量近80亿人次的挑战?

  医改面对着最难啃的硬骨头。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为医改难题刻下定盘星。

  “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

  “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人民至上,是健康中国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清晰的指向。

  “以药养医”是长期以来掣肘医改进程的痼疾。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直指“以药养医”等问题。

  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方能成效显著。5年来,我国医疗机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11年的34.8%下降到2016年的28.8%。

  推进分级诊疗也是党中央的一剂改革良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鼓励构建医疗联合体,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日渐清晰。

  在上海,推进分级诊疗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结合而成的儿科医疗联合体,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儿科有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金字招牌”,用药、诊疗、培训标准化,小病社区处理、疑难重症上转,不必为了头疼脑热的小问题“舍近求远”去大医院了。

  医联体的构建,不仅变“百姓追着服务跑”为“服务围着百姓转”,也让医院有了更明晰的定位。从“管治病”到“管健康”,目前,全国94.7%的地市级以上城市有了自己的医联体,19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青霉胺、鱼精蛋白、丝裂霉素、地高辛口服液等一些产量小、利润薄的临床必需用药都曾在多地出现局部性、结构性短缺,“救命药”“孤儿药”短缺成为社会热频词。

  药片虽小,人命关天。“要密切监测药品短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深改组会议就解决短缺药问题进行研究。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完善短缺药储备等多种方式,让医患双方早日告别“一药难求”。

  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就药品短缺问题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现已完成139个药品供需对接情况摸底,精准确定造成药品短缺的原因。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拦路虎”。

  沟壑纵横、十年九旱,没有自来水、没有像样的路——过去几十年,提起山西省岢岚县,常会被谐音称为“可怜县”。岢岚县赵家洼村半山腰土路尽头的三间草坯房,是贫困老人王花仁的家。92岁的王花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十几年了。

  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她家,拿起桌上的“精准扶贫手册”一页页翻看,一项项算账。“家里的地还种得动不?家里人现在身体都怎么样?现在看病花钱还多不多?”声声询问,透出总书记对黄土地老乡奔小康放不下的挂念。

  防止“病根”变“穷根”,山西省从今年起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打包”救助。今年6月,王花仁肺部感染在岢岚县人民医院住院,原本6700元的住院费由新农合补偿4100元,再加上民政救助2600元,政府全部“兜底”解决了。

  补小康“短板”要下“绣花”的功夫,精准脱贫离不开“靶向治疗”。截至2017年,我国已对农村贫困患者遴选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等9种大病开展集中救治,健康扶贫工程已分类救治300多万贫困患者。

  5年来,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从2013年的828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4044亿元(预算数),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5.9%提高到了7.2%;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2017年的50元。

  5年来,我国建立起覆盖城乡、相互衔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打造出家门口的“15分钟医疗圈”;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从基本入手,从基层改起,分层次推进。健康中国背景下深化医改的特点可总结为:注重实效性,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变为提升质量;注重长期性,推动医改由形成框架转变为制度建设;注重综合性,推动医改由单项突破转变为系统集成和综合推进。

  今年5月,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将中国列为全球医疗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中国医改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项目将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宝贵方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

  (图文互动)(4)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2月28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市民在药房取药。当日,吉林省长春市正式取消31家部属、省属、企业、部队等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减轻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从“被动治病”到“主动保健”,用社会治理“大处方”做永续动力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厕所关系大健康。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谈到,“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延边州光东村。看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他提出“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76岁的刘兴华,是这场“革命”的受益者之一。刘兴华是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新义村农民。像多数农户一样,他家厕所原来在室外,夏天臭烘烘,苍蝇乱嗡嗡,雨天污水四溢,冬天上厕所冻屁股,老人、小孩还容易摔跟头。而“革命”后,经过改造,室外厕所搬进室内,刘兴华很满意,“上厕所再不用遭罪喽”。

  健康中国,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所强调的,“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找到健康中国的正解。

  “健康中国建设涉及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破题不易,推动更难,必须有集中的顶层设计,有高效的行政体制,才能够有效启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健康中国建设正在以更长远的历史视野,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这五年,“防”字当头,关口前移——

  为发挥中医药维护人民健康的独特作用,我国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了12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加强研究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打造出一套更完整的“治未病”体系和方法。为及早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国家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的全程。

  这五年,体育回归“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初心——

  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倡导形成全民健身的新时尚。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19个群众比赛项目让7万名普通体育爱好者走进了国内最高体育赛事。走过58年的全运会,成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新平台。

  这五年,全民呼吸保卫战正式打响——

  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出台。

  统计显示,通过改造关停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环保督察等铁腕举措,2016年,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0.6%。

  这五年,舌尖上的安全网不断织密——

  2013年12月28日,在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的习近平总书记询问店铺经理:“食品原料是从哪里进来的?安全有没有保障?”在了解到庆丰包子的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是安全有保障的情况后,习近平说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这是我最关心的。”

  为提高监管专业性,让食品安全不再遭受标准缺失之痛,我国历时7年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24项。2014至2016年三年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样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针对全人群、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正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每一天的生活。

  (图文互动)(5)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4月8日,家住北京市广渠家园的藤奶奶(左)在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目前,全国94.7%的地市级以上城市有了自己的医联体,19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面向2030,协奏出人民康健民族昌盛的奋进乐章

  着眼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勾勒出夯实健康中国之基的“设计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已经开启:

  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展望未来,一项项人民健康期待,呼唤推进健康中国“硬任务”再发力:

  从“有药用”到“有良技”——重大新药创制开始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干细胞、基因组测序、数字诊疗装备等“高精尖”医疗科技研究站上“新高地”。

  从“看上病”到“更舒心”——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指尖上的医院”送药品、送服务、送技术,预约挂号、“一站式”结算等“智慧医疗”举措将让就医效率高上去、“堵心”少一点。社会办医机构前置审批等“玻璃门”“天花板”将进一步打破,更高质、更高效的多元办医格局让百姓“有得选、选得多”。

  从“看得起病”到“更便捷”——全国医保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速跑”。今年底前将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从“谋职业”到“更幸福”——有幸福的医生,才有满意的病人。让医生“留得住、下得去”,2017年将为中西部地区招收培养5000名左右本科免费医学生,同时提升中高级职称晋升比例,使基层医务人员才有所用、才有所识;执业医师“一次注册、区域有效”将为更多医生“松绑”、为基层人才“造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深入推进,不断为老百姓提供合格医生。

  从“治病”到“健康+”——健康旅游、医养结合迎来春天。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与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让“空巢老人”、4000万失能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党全国一定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动员令。

  健康中国的推进,协奏出民族昌盛的壮丽乐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必将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图文互动)(6)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几名贫困户在安徽金寨县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受理窗口办理手续(2017年1月5日摄)。5年来,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从2013年的8280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4044亿元(预算数),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5.9%提高到了7.2%;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2017年的50元。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图文互动)(7)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8月3日,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卫生院医生在环沉村一户村民家中设立临时巡诊点,为村民进行免费身体检查。5年来,我国建立起覆盖城乡、相互衔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打造出家门口的“15分钟医疗圈”;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新华社记者 徐昱

(图文互动)(8)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1月22日,吉林省吉林市江密峰镇西三家子村农民龚宪燕在改造后的卫生间内。吉林省2016年投入5亿多元,在50个市县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完成了10万户的农村厕所改造。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摄

(图文互动)(9)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3年2月27日,一名患者在河北望都县中医院“治未病”科就诊。为发挥中医药维护人民健康的独特作用,我国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了12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加强研究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健康状态干预技术方法,打造出一套更完整的“治未病”体系和方法。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图文互动)(10)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8月8日,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畔的虹桥公园,社区健身队的中老年队员在练习木兰扇。这五年,体育回归“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初心——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倡导形成全民健身的新时尚。新华社发(宁文武 摄)

(图文互动)(11)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7月17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选手在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决赛中。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19个群众比赛项目让7万名普通体育爱好者走进了国内最高体育赛事。走过58年的全运会,成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新平台。新华社发(薛宇舸 摄)

  (图文互动)(12)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7月6日,工作人员对河北廊坊市一家“散乱污”企业进行依法拆除。统计显示,通过改造关停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环保督察等铁腕举措,2016年,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0.6%。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图文互动)(13)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3月14日,河北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桃城区分局执法人员在抽检一家冷冻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线上的食品。我国历时7年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24项。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图文互动)(14)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6年9月20日,在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国家基因库,工作人员从超低温冰箱内拿取血浆样本。国家基因库具有“三库两平台”的业务结构和功能,“三库”由多样性生物样本和物种遗传资源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活体库组成,“两平台”为数字化平台、合成与编辑平台。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图文互动)(15)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5年9月23日,就医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线下自助设备上取号。预约挂号、“一站式”结算等“智慧医疗”举措让就医效率高上去、“堵心”少一点。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图文互动)(16)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7月18日,就医人员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跨省异地医保出院结账办理处结账。我国将于2017年底前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新华社记者 李黔渝 摄

  (图文互动)(17)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4月14日,北京宣武医院专家李洪利(右二)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向医生们讲授医疗知识。广阳区人民医院聘请专家开展定期坐诊、定期手术、学术交流等活动,实现国内优质专家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对接。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图文互动)(18)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2017年6月8日,在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医养中心活动室内,医护人员岳伟峰(右一)在询问老人马庆坤(前右二)的生活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与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让“空巢老人”、4000万失能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