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化改革:构建汇总分析、行业引导等工作机制
保障短缺药 医患少烦恼(政策解读·聚焦全面深化改革⑤)
2017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一方面,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衔接配合,完善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分级联动应对机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加强协商调剂、完善短缺药品储备等措施。
让“一药不再难求”,我国正在通过完善监测预警、优化药品研发流程、加强供需协调等全链条发力。从2016年起,食药监总局对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审评列出了17种情形,将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的药品纳入优先审评范围。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鱼精蛋白、丝裂霉素等130个临床急需短缺用药均已列入清单管理;短缺药品市场撮合试点开展,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启动,一揽子解决了监测清单中大部分药品短缺问题。从今年11月22日起,针对氨苯砜等短缺药品清单上27种疑难短缺用药,多部门将集中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会商解决。此外,今后我国将扩大监测范围,在目前500多个医疗机构监测哨点基础上,向生产和流通等重点环节延伸,推动实现信息监测全覆盖。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打通短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采购等各个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和临床合理用药需求?记者在安徽进行了调查。
不起眼的小药瓶,来历不简单
医院以往采购的“酚磺乙胺注射液”因生产企业的原因不能配送——一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品采购员戴根苗药师突然接到了紧急电话。
听到这个消息,戴根苗焦急万分。酚磺乙胺注射液是临床手术常用的止血药,如果供应不足,后果不堪设想。戴根苗赶紧联系配送企业,了解这款药品的市场供应情况。
与多方沟通后得知,山东一家药企生产的酚磺乙胺注射液供应充足。于是,戴根苗立即与药剂科的同事按照医院《临床必需药品更换流程》的规定进行了更换,及时保证了药品供应。
合肥市民袁先生患有冠心病,为了缓解病情,需要长期使用一种名为“硝酸甘油片”的药品。每次,他都会在安医大一附院请心血管内科的医生进行诊断,然后前往药房购买所需药品。当药房药师将这个不起眼的小药瓶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就是短缺药保障工作的受益者。
硝酸甘油片的包装为0.5毫克×100片/瓶,价格为3.6元/瓶。“国家发改委曾对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发出通知。文件规定,日均费用标准是: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戴根苗介绍,因为这款药的价格较低,市场供货一直不正常,无法满足需求。2017年5月一度停止供应,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最终,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医院组织价格委员会,专门召开会议,参照其他同级医疗机构的销售价格和供应商提出的调价申请,将价格调整为7元/瓶。现在,这款药的供货情况较为稳定,满足了患者治疗的需求。
统筹供应信息,调节采购渠道
两年前,安医大一附院药剂科副主任夏泉成为安徽短缺药监测哨点的工作人员,负责短缺药监测方面的工作。监测哨点的主要工作就是每个月统计区域内的短缺药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由上级部门汇总,为统一采取措施加强相关品种药物供应提供信息支撑。
短缺药从全国到各个地市都有目录,但是总体上来说,目录始终是变动的。在夏泉看来,原因包括:各地药企的生产能力不同、地方病和不同医院的救治方向不同等。“所以,一些地方的短缺药在另一些地方可能就不短缺,这就为全局统筹提出了要求。”
在监测哨点工作的时间久了,夏泉经历过很多突发事件,在长期的工作中,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规律。
当监测哨点发现药品短缺,比如妇幼药品、急救药品,首先会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上查找货源,然后启动应急采购措施,医院可以自行调节采购渠道,调整货源。“同时,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短缺的药品进行预判,比如鲨肝醇、去甲肾上腺素等长期供应不畅的药品,提前组织医院增加储备量。”夏泉说。
构建汇总分析、行业引导等工作机制
针对部分药品存在供应短缺的问题,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也及时完善政策,切实保障药品供应。
比如,全省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采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不再限定中标药品的最低价品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自主采购一定比例的挂网药品。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用药范围与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一致,保障患者用药和连续性治疗需求。
此外,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还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用药情况,适当储备采购量小的药品、急(抢)救药品、妇儿专科药品和慢性病用药等,确保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临床用药需求。
“我们将按照《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实行分级联动应对机制。”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介绍,未来将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比较完善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