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媒体卧底茶叶市场爆惊人内幕:香味可调 年份造假

2018-03-25 18:34:00 来源: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微信号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明前茶,贵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在高价的诱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甚至用陈年旧茶冒充新茶,蒙骗消费者。而由于茶叶知识匮乏,普通消费者往往难辨真伪。前些日子,李先生就遇到了真假新茶的烦心事。

  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浙江宁波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买了一批声称刚刚上市两三天的龙井新茶,想着请茶商朋友品鉴品鉴。没想到对方连尝都没尝,就说李先生上了当。

  上篇:茶叶市场猫腻揭秘(上)——真假新茶‍

  茶叶批发商:“这个茶一闻,马上就知道是陈茶。”

  

  这位茶商表示,今年的龙井新茶,最近才刚开采鲜叶,正式上市还得过些日子,很多茶商都会在这个时候处理库存的陈茶。听茶商朋友一说,李先生顿时傻眼了。

  

  随后,记者赶到了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李先生购买茶叶的这家店铺,面积约200平米,主营铁观音、普洱茶、红茶、绿茶等各类茶叶,记者看到,这里也算是市场内规模较大的一家茶叶铺了。此时,店里的老板正在给顾客介绍茶叶。

  

  顾客:“这个就是今年春季的新茶?”

  店家:“刚刚出来的,刚刚出来两天了,一千两百元一斤,现在新茶没赚钱的。”

  

  对于这批茶叶的品质,老板很有自信。

  “很透明的,绿茶每个人都懂,你只要细、芽头完整,就要贵。”

  

  最终,两位消费者以一千两百元每斤的价格买了半斤茶叶。谁知消费者一走,这位老板的说法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这是去年的明前茶,今年的本地的要过几天(才上市)。”

  

  当天,我们邀请了一位业内人士,来店里购买新茶。此时,老板又拿出了那包去年的明前茶,开始推销起来。

  “新茶上的不多,没几斤了,我现在卖掉只剩下三斤、四斤茶叶了。”

  

  但是,当业内人士对这批茶叶的品质提出疑问时,老板立即改了口。

  业内人士:“你这个鲜爽度没有那么鲜啊。”

  店家:“对对对。”

  业内人士:“甜味是有的,但是鲜爽度没有那么够。”

  店家:“这么早的茶叶都是盖棚的,它一颗一颗塑料布捂起来的,哪有这么早的(新)茶,这种茶已经反季节了。”

  

  这次,这批茶叶从明前茶摇身变成了反季茶、大棚茶。老板私底下说,面对更加专业的顾客时,他还有别的绝招。

  店家:“可以调进去的,你再过一个月来买就说是新茶了,没有陈茶了。”

  记者:“那价格呢?”

  店家:“价格可以提上去了。”

  记者:“就是可以把陈茶当新茶卖了吧?”

  店家:“嗯。”

  

  老板口中的“调茶”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应聘入店,在没有顾客的时候,老板会将这些陈茶放入一台类似烘箱一样的机器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拿出了烘好的茶叶。

  “闻一下香气有没有上来?很香啊,这个不会烤一烤就变色。”

  原来,正是通过这台机器,陈茶在经过一段时间、一定温度的烘焙后,本身的霉味会被驱散。陈茶摇身一变,成了新茶。

  记者:“一斤能卖多少钱

  店家:“七百元至八百元。”

  记者:“不烤的话呢?”

  店家:“不烤不好卖。”

  记者:“那这些茶烤完以后一个月后它就是?”

  店家:“不用一个月,现在就可以当新茶卖了。”

  

  短短几天,这些高仿新茶被陆续加工出来。其中一部分还被送往鄞州区金钟茶叶市场的分店。记者估算了一下,这批高仿新茶大约有三十斤,如果按每斤七百元的价格出售,老板可以获两万一千元,但是如果当陈茶卖,以正常的市场价格,老板可能连一半都赚不到。

  

  那么,这些高仿的新茶是否真的毫无破绽,记者带着店里的陈茶,和烘焙过的高仿茶,找到了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奉化曲毫创始人——方乾勇。在不告知陈茶、高仿茶和新茶的情况下,方乾勇通过茶叶的香气,冲泡,有了判断,他发现中间的这款茶经过了烘焙加工。

  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方乾勇:“不可能光把霉气烘掉,霉气烘掉的时候,香气也烘掉了一部分。”

  

  最终,方乾勇在品尝过三杯茶以后得出了结论,两杯陈茶经过一年之后,茶叶浓度比较淡,特别是经过烘焙的高仿茶,味道就更淡。为此,他提醒爱喝茶的消费者,买茶叶的时候最好先泡一下茶。

  

  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方乾勇:“最好用杯子泡一下,如果有陈味的、滋味比较淡的、没有新茶那种浓度,那么也可以基本判断这个是陈茶。”

  看人卖茶,以旧当新,以次充好,让消费者难辨真假,屡屡上当。但茶叶市场里的猫腻远不止这些,有些商家还会通过虚构茶叶年份、混淆茶叶等级来谋取暴利。

  下篇:茶叶市场猫腻揭秘(下)——那些不为人知的陷阱

  记者卧底的这家茶叶店主打的浓香铁观音,也就是俗称的老铁,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茶叶,店家一边给大家分茶一边开始讲述这款陈年老铁的种种好处。

  顾客:“这个喝几杯会打嗝、消化吗?”

  店主:“通气,没有接触过的人很快的。”

  一番品尝之后,店家开始掐准时机向客户推销这些茶叶,老板介绍,店内在售的老铁共有红色、金色和黑色三种包装。

  

  老板说,“老铁”的等级越高,就意味着茶叶的品质越好,价格自然也就越高。

  “这是三级茶,这个三百元一斤。”

  

  但是记者发现,同一种包装的浓香铁观音在总店和分店的身份却不一样,这种红色包装的三级茶在分店里,摇身一变成了特级茶,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记者:“这个也是特级的?”

  分店老板娘:“嗯,特级它分好几种的,特一特二的。”

  记者:“你确定这个是特级的?”

  分店老板娘:“确定,这个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记者:“五百元一斤?”

  分店老板娘:“是的。”

  

  红色包装的三级茶怎么到了分店就变成了特级茶了呢?老板娘向记者传授了卖茶的套路,原来这卖茶不仅要学茶叶知识,还要懂营销,同样的茶,对不同的顾客就要有不同的说法。

  记者:“老板跟我说是三级的。”

  老板娘:“嗯,是的。”

  记者:“其实这个就是三级的茶?”

  老板娘:“对的。”

  记者:“那说成特级的没关系吗?”

  老板娘:“没事 ,你能说成特特级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顾客的口味,你爱咋讲就咋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产品的标签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标示相应的类型和级别。然而,这些茶叶包装上并没有任何等级标识,信息也可以随意更改,再加上消费者鉴别能力有限,像商家这样用低级茶替代高级茶忽悠消费者,已经成为了一种惯用手段。

  

  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种三级铁观音成本价大概是90元每斤,批发价是135元,冠上特级的标签后,卖到消费者手上就达到了500元每斤。

  

  而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除了混淆茶叶的等级外,一些茶商还通过虚构茶叶年份来抬高价格。

  

  店主一再向客户强调,浓香铁观音的年份越久,就越珍贵,当然价格也就越高。

  茶叶总店老板:“黑色的是20年。”

  记者:“红色的呢?”

  茶叶总店老板:“10年。”

  

  实际上,店主私下坦白,这些浓香铁观音的储藏时间根本达不到宣传的年份。

  记者:“红色的多少年?”

  茶叶总店老板:“五六年。”

  记者:“黑的那个(多少年)?”

  茶叶总店老板:“这个好像是2007年的,也就是11年了。假如05年的你能卖到2000年你就可以了,可以多说几年,他们白茶不是一样吗?”

  

  正如店主说的一样,最近流行起来的福鼎白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四个字——越陈越香。这也使得一些茶叶商贩,把宣传的重头戏放在了储藏年份上,一时间市场上开始充斥着动辄五年陈、十年陈甚至十几年陈的老白茶。

  店家:“白茶是因为它是“一年茶 三年药 七年宝”,所以它越老对人体的功效就越好。新的大概几十块的,稍微有年份的大概两百多、三百多。它可以收藏,我们还说越老越值钱,年份越高的越值钱。”

  

  在一家茶叶店铺里,店家拿出了自家的“镇店之宝”,一款2005年的福鼎白茶,并以八百元每片的价格兜售给记者。

  店家:“不舍得卖给你们啦!只有四片了,全国只有八百片。”

  那么,这块老白茶真的像店家所标榜的那样具有十几年的年份吗?记者带着这饼茶,找到了一位愿意透露内情的业内专家进行鉴别。

  业内人士:“没有2005年这么夸张。如果这个茶叶是有13年的话,它(应该)有一股中药的药香非常明显,我闻了一下,没有什么药香。”

  

  除了年份造假以外,专家掰开茶饼还发现,这块茶饼还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外围包裹了一层相对好一些的茶叶,而里面填充的却是劣质的茶叶梗与普洱。

  业内人士:“这种老梗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里面这种修剪茶成本非常低。我们修剪以后是做低档黑茶,比如说茶砖之类,它这个市场售价能卖到多少钱?这饼茶我看看最多也就七八十块钱。”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像这样标榜着十年以上的老白茶比比皆是,专家表示,一些不良商贩为了谋求利润,会通过人为的工艺做旧茶叶,制造假老茶。

  专家现场为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一饼2017年新白茶通过加湿、发酵,一天以后,处理过的白茶颜色就比原来加深许多。

  

  业内人士:“这大概已经过去了20多个小时,这个变化已经蛮大了,颜色已经明显有点深了。24个小时可以抵一年,五六天时间可以达到五六年,甚至十来年这样的效果。”

  就这样,许多劣质的茶叶,经过了一番包装之后,价格可以标到几百甚至几千,以老茶的名义出售给消费者。

  

  业内人士:“我们好的老白茶要靠自然陈化、慢慢地变,一下子给它变的话,茶叶一个是(会)不均匀,一个(会)有霉菌产生,还有其他的一些不好的菌会产生。”

  通过调查,茶叶市场中旧茶冒充新茶,等级乱,年份乱等问题已经浮出水面,如今的茶叶市场,仅靠经营者的良心和行业道德显然无法约束整个市场的无序发展,同时也会影响茶叶市场的良性竞争,希望市场监管等责任部门的执法有效化,出台更为细化的监管体系,有效整顿那些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严格规范我市的茶叶市场。

  (原标题:媒体卧底茶叶市场:香味可调,年份造假,以次充好)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