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手记:愿独龙族未来如彩虹般美好
新华社昆明5月1日电 题:记者蹲点手记:愿独龙族未来如彩虹般美好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姚兵
独龙江迎来了一次“高光时刻”。
在中国西南的极边之地,高山峡谷中的这条小江畔,聚居着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独龙族。由于长期与世隔绝,独龙族的情况鲜为外界所知。自古以来,属于独龙江和独龙族的“高光时刻”并不多见。
然而,今年暮春时节,独龙江传来喜讯。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
独龙江乡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脱贫典范”。新中国成立之初,独龙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千年交替之际,独龙江乡通了一条简易公路,但依然陷于整体性贫困。直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阶段,独龙族终于挣脱了世代延续的贫穷,实现“千年一跃”。
不了解独龙族经历的苦难,就难以体会千年巨变的来之不易。
记者细读了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独龙族简史》,观看了早年摄制的纪录片《独龙族》,浏览了独龙族博物馆陈列的实物、影像和文献,翻阅了独龙族历史人物的口述回忆录等资料,对独龙族“前世”有了基本理解。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面临的不仅是原始、封闭和贫困,还有反动统治者、外国侵略者和其他民族土司的歧视与压迫。他们被征缴山税、摊派盐贷、强迫劳役、掳掠为奴,人口出现“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独龙族,迎来了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独龙族有了自己响亮的族名,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党和政府给独龙族送来了粮食、布匹、盐巴、药品和生产工具,派来了教师、医生和民族工作队。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国家发展进步了,对少数民族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在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中,国家投入逾13亿元,实施安居工程、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六大工程,推动独龙族加快发展。继而实施“率先脱贫、全面小康”提升行动,帮助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
走访各个村寨,记者感知着独龙族的千年巨变。世代沿袭的“刀耕火种”消失了,“轮歇地”恢复为茂密的森林。祖祖辈辈居住的竹篾房、木楞房和木板房,已被温暖舒适的安居房替代。以前用来狩猎的弓弩,现在变成了体育工具。汽车、电商和5G,促使这个古老民族加快融入现代文明。
整洁卫生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让我们略感意外。房前屋后、家里家外,“脏、乱、破、旧”现象不见了,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每逢周一,各村还举行升国旗仪式,然后村民集体搞大扫除。独龙人,变得开放、自信和落落大方。
采访中,记者还碰到一个出乎意料的“困难”:经常找不到人。不是因为没有向导,而是采访对象都忙着干活呢!在迪政当村,我们想采访75岁的“文面女”李文仕,结果她一大早就上山挖草药了。在马库村,我们想了解党建情况,不料村总支书记江仕明带领村民们在种葛根,傍晚时分才回家。
不过,这个困难让记者欣喜。因为,只有勤劳奋斗,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离开独龙江之际,天空中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独龙族同胞喜爱彩虹,他们编织的七彩独龙毯宛若彩虹,衣服和领带都像彩虹,就连房屋、桥梁也以彩虹为饰。我们祝愿,独龙族同胞的未来像彩虹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