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2019-05-09 12:37: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央视网消息: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物联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特展——《“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其势力范围延伸到青海,哪些文物能够印证这些历史信息呢?一起走进首都博物馆。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金牌饰是我国北方多以动物为题材的典型饰物,多为显示身份等级,是匈奴文化标志性的配物。这块金牌饰上一只狼正大口咬住牛的一条腿,整体画面线条流畅,动感极强,使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紧张氛围。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为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使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个整体。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体态肥硕的卧式羊形铜灯、制作精细,堪称精品的错金银铜盆、星云乳钉纹铜镜、河西地区的连枝灯、组合排列成北斗七星状的铜带钩等诸多文物,印证了史书上所记载的青藏高原东部羌汉杂居的事实;反映了羌人自汉武帝时期大量入居塞内,从游牧经济开始转向农耕经济。而这件陶钱范的发掘,证明汉代青海地区在中央授权下可以直接铸造货币,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丽雪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匈奴文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