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粉条里的初心
新华社银川8月11日电 题:一根粉条里的初心
新华社记者荀伟、王若辰、何晨阳
8月11日,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把已经晾晒好的“红军粉”取下装运。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一根普通的粉条,在不少人吃火锅、酸辣粉时可能才会被注意到。但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有一种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粉条却意义不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红粉”或“红军粉”。
西吉县位于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这里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温凉,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口粮。
白色粉条被称为“红粉”的背后,有一段“仁义之师”与当地群众鲜为人知的故事。
事情得从80多年前说起。
据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材料显示,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作为长征途中第一支进入西吉县的红军队伍,驻扎在这片回族聚居区,因红军充分尊重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被群众称为“仁义之师”。
8月11日,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园,一名参观者在三军会师纪念馆观看展出的关于“红军粉”的油画。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红二十五军短暂休整后离开时,几名伤员借住在西吉县兴隆镇的老乡家养伤。这些红军伤员来自南方,看到当地老百姓仅靠蒸、煮等方法食用马铃薯,便开始教他们如何利用马铃薯制作粉条:先将马铃薯搅碎,用石磨磨成粉,再经过沉淀、过勺、水煮、晾晒等近12道工序后,透亮筋道的粉条就做成了。
“当时,住在村里的红军伤员手把手教我太爷爷和村民做马铃薯粉条,没想到这成了我家几代人的谋生手段。”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摆世明说,从他太爷爷开始,一家四代都以制作这种粉条为生。
在当年的兴隆镇,留下的不仅有粉条,更有红军与当地百姓的深厚情谊。
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园内的三军会师纪念馆里展出的当年红军用过的粉勺(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村民们倾其所有悉心照顾红军伤员,伤员们在传授村民制粉技术的同时,也帮村民干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农活。”摆世明回忆道。
虽是小小一根粉条,但对当地百姓而言,可谓一件大事:马铃薯不易贮存的难题被破解,老百姓的温饱也有了着落。
令人欣慰的是,这项制作马铃薯粉条的技艺,80多年来在王河村从未断绝,一直传承至今。
如今,小粉条给村民带来了大收益。王河村加工粉条的农户最多时有120多户,靠加工出售粉条,王河村“红军粉”的名声逐渐叫响,“红军粉”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当地以贩卖粉条为主的运输业也随之兴起。
在粉条产业的带动下,王河村于2015年脱贫销号,2018年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王河村出产的粉条,虽然厂家、商标各不相同,但包装背面都会写上一段关于红军教村民做粉条的故事,有的还会在包装显眼处写上“红粉”“红军粉”等字样。
在当地群众看来,将这种粉条称作“红粉”或“红军粉”,是纪念,更是感恩。
“当年红军教村民们制粉,跟如今党和政府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一脉相承的,时间在变,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变。”兴隆镇党委书记慕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