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各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更好 创新强劲

2019-11-11 12:4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阅读提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先后出台多方面措施,多层次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这些政策能否落地见效,切实为民企解决后顾之忧,为民企转型升级赋能?各地各部门如何履行部门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为此对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

  浙江:营造一流营商条件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一年以来,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如何着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杭州市余杭区,探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

  10月26日,最新一季的余杭经济数据出炉。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2.38亿元,增长8.6%,增速分别比浙江省和杭州市高了2个和1.9个百分点。尤为可贵的是,余杭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新政,累计减免税费近60亿元。对245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营商环境满意指数达96.77。

  “政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让企业备受鼓舞。”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表示,为突破制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今年以来,余杭持续给企业发放“礼包”,发布“全域创新66条”新政,涵盖创新空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对外开放、人才创新等六大领域。

  “目前,余杭已安排40亿元资金助推新政落地。”余杭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加上原先对第一产业以及政府产业基金、重大招商引资的“一企一策”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余杭支持全区重点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100亿元。

  一流的营商环境来自一流的服务。去年,由中科院院士周成虎团队领衔的“楼宇建筑及设备设施服务云平台”项目落户余杭,但在推行“楼宇卫士”平台过程中,项目主导公司飞渡数字科技遇到了市场接受度不高、基础数据收集面窄等问题。区政府获悉情况后,立即进行专题研究,并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打通核心技术推广渠道。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当地10余幢楼宇,并在上海、北京、苏州等地拓展。上个月,飞渡还拿下了余杭区历史上最高的“天使轮”基金1000万元。

  今年5月,余杭选派了新生代企业家、企业出资人、重点企业高管等青年企业家赴区级经济部门平台挂职。老板电器行政部执行副总俞佳良就是其中一员。他说,“这次挂职机会,让我先一步获得行业发展信息,也更好地掌握了政府组织架构、业务职能和办事流程等,为公司今后发展做准备”。

  “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也向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能让我们的服务更接地气。”余杭区委组织部部长朱红丹认为,从单一的企业视角上升到政府的平台和视野,让青年企业家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将有利于新政策的落实。

  观念之变,也为余杭带来很多“新物种”: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亲橙办”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的“亲企办”工作专班、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亲禾办”等,为余杭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作为“浙江制造”的代表,这几年,一大批领军企业在余杭发展壮大,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为浙江民营经济翻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利润总额1266亿元,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5.4个百分点。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92席,连续21年居各省之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平)

   

  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河北保定市竞秀区税务局服务人员在为民营企业办理业务并讲解税收优惠政策。 张丽茹摄(中经视觉)

  江苏:吸引先进人才进驻

  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1日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省政府出台减税降费28条,省纪委牵头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等。这些政策能否真正为江苏民营企业引入高科技人才、实现减税降费,让民营企业更有获得感?日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民营企业调研。

  “这笔钱让房租有了着落。”回想起毕业前的经历,谢威仍然印象深刻。谢威就职于苏州金螳螂公司。工作之初,租房、吃饭、交通费等开销较大,实习工资难免有点捉襟见肘,就在这个职场新人为左支右绌的开支犯愁时,银行卡里意外多了1000多元。原来,根据苏州人才政策,凡在苏州工作的本科生,实习期间均可获得实习期补助。这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苏州金螳螂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是一家以室内装饰为主体,融幕墙、家具、景观、艺术品、机电设备安装、智能、广告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装饰集团。装饰行业人才需求旺盛,既需要施工人才,又需要设计、管理人才,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姑苏重点产业人才补贴、苏州高技能领军人才补贴、苏州工业园区高层次紧缺人才补贴、高端服务业领军创新人才补贴……”金螳螂财务总监蔡国华告诉记者,苏州乃至苏州工业园区人才政策对金螳螂公司引进人才支持较大,“2016年以来,政府给予企业及引进的人才各项补贴、补助超千万元。”

  不断创新的人才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日前,金螳螂公布了2019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6亿元,同比增长26.51%。金螳螂这份不错的成绩单与其创新发展密切相关。“设计是公司主营业务,其核心原动力来自于公司强大的人才团队。”金螳螂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要引进人才,也要留住人才。今年2月11日,江苏常州印发《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放宽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技师的落户条件,取消其社保限制,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6月,苏州工业园区针对因房屋限购政策引起的抢购风潮,推出人才优先购房政策:在园区就业、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12个月及以上,且个人及家庭(含未成年子女)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的本科及以上人才,或园区人才办认定的其他高层次紧缺人才,可优先购房……根据发展需求,江苏人才政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如果没有‘苏科贷’,企业是走不到今天的!”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干说。南京赛康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03年,通过16年的持续不断科技创新,成长为道路交通安全和防灾应急救援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赛康成长的历程中,科技金融持续助推企业创新。”刘干告诉记者,2012年,赛康科技实施“主动发光标志的研发与产业化”,当时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足,项目启动不久就遭遇资金短缺。江苏省科技厅了解后,立即给予300万元“苏科贷”支持,为其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了“苏科贷”的“技术背书”,当地金融机构对赛康的研发项目更添信心。2014年,南京银行给予了200万元科技贷款;2015年,江苏省科技厅追加200万元“苏科贷”;2016年,南京市白下区高新区给予赛康1000万元的担保贷款。

  借助持续资金支持,赛康不断推进新项目,踏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智能化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已在北京大兴机场高速及济南、昆明、武汉、贵阳、长春、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应用,并写入相关国家、行业与地方标准。

  “苏科贷”是由江苏省、地方科技部门联合商业银行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性贷款,重点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首贷难题。自2009年实施以来,为江苏近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500多亿元的低息贷款。

  2018年,江苏省工商联与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文,推进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平台注册企业已达18万家,累计解决6900多亿元的融资需求。

  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登记户数为929.0万户,比上年底增加52.1万户;上半年,江苏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584.0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省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68.9%。江苏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锦绣江苏不断书写新的华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

   

  近日,民营智能制造高科技企业江苏南通中天科技集团的研发人员正在专心致志进行光纤检测。叶振华摄

  福建:切实落实减税降费

  “这款智能马桶新增了语音识别指令技术。”在国内卫浴龙头企业九牧厨卫公司总部,该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马桶”正随着技术人员的语音指令开关马桶盖、自动冲水。除了核心马桶产品以外,九牧厨卫的“智能化”逐步覆盖了花洒、晾衣架等泛家居领域。

  今年以来,九牧集团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2019年1至9月,研发投入约1.2亿元,预计2019年研发投入相比上年增长15%左右。

  九牧集团税务部高级经理徐婷说,集团快速增长的研发投入,与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近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方案息息相关。据统计,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今年1至9月,九牧集团减税5000万元以上。

  九牧集团的“减税成效”仅仅是福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推民企转型升级的缩影。以泉州为例,今年以来,泉州市财政、税务部门联合发布“28条措施”,在全国率先推出“减税降费融合宣传服务中心”“税妙算”“网格化”“可视化集成管理平台”等创新举措,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福建省税务局落实“马上就办”,创新推出“申缴一体,扣缴预约”等便民办税缴费服务11条措施,同时采取更新发布208个涉税事项的办税指南、“一次性告知”二维码、减少纳税人应提交证明类事项等35个举措,优化纳税申报、税费缴纳等办税流程,努力实现办税提速增效。

  面向外贸型企业,福建省税务局还开发出出口退(免)税审核辅助系统,对出口业务从进货到出口长链条追踪,实现征退税一体化衔接。全国率先启用“出口退税电子签章”,出口退税无纸化覆盖率达99%以上。

  2019年1至7月,福建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39.2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315.11亿元,新增降费24.15亿元。

  近年来,“创新”是民企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逐渐成为共识,对于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福建,鼓励民企加大创新力度更是精准“制导”。

  根据产业集群、布局、结构等特点,福建通过实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技术改造、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加大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等举措,引导民营企业朝正确方向转型升级。

  以支持技术改造为例,福建实施企业技改完工投产奖励、正向激励、设备补助等政策,截至目前技改完工投产已奖励136家企业近4亿元,组织三批次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49项,总投资1938亿元,全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367亿元。

  降低税费也对企业转型升级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非常大,我们公司在多个方面都享受到减税优惠‘红包’,特别是1至9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预计可节省税收2211万元。”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唐春燕表示,“这帮助我们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加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也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福建省税务局还积极助力企业融资,开展全省企业纳税信用评价,74.92万户企业参评,其中A级纳税人3.08万户,占比4.11%。同时深化“银税互动”合作,举办全省银税互动座谈会,“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银行增至21家;完善“线上银税互动平台”,累计入驻银行14家。截至8月底,累计推出纳税信用贷款产品51款,帮助2.59万户纳税人获得贷款5.24万笔,贷款金额448.78亿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责任编辑:赵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