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把“贵族药”砍到“平民价” 最是善政润人心
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完整版的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新版目录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最新谈判,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又有70个药品加入到医保报销的行列中来,另外有27个药品“续约”。
此次药企谈判准入,亮点纷呈。无论规模之大还是新增药品数量之高,均创下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的纪录。据了解,此次纳入医保的进口药品,基本是全球最低价。其中,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批好药救命药都是“平民价”,意味着癌症、丙肝、糖尿病……不再是“贵族”病,也意味着一些患者治疗的费用可能大减,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难怪舆论场中“喜大普奔”。
众所周知,国家通过谈判促使更多抗癌药降价,已形成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可实现多赢。药价降下来,患者直接受益;以量换价,销量大增,药品企业也能从中获益。
推进药企谈判准入是不折不扣的善政。在谈判现场,谈判双方多次打回合,经常能看到药企走出会场打电话商量报价的情境,还有的人手指尖不停敲击计算器核算成本。“再降1毛钱!”“再降4分钱!”唇枪舌剑,讨价还价,如此“锱铢必较”,看似不顾“风度”,却充满温度——对患者负责,对国家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一言一语含深意,一分一毛总关情。一分钱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一粒药多降一分钱,看似不起眼,却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据参与谈判的一名官员称,一分一分往下谈,每一分钱对全国来说,可能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可以尽可能地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把“贵族药”砍到“平民价”,是职责所系,更体现了民生旨归,落脚点是呵护患者权益。曾有医生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从业20多年中,最不忍面对的就是负担不起靶向药物的病人,原因很简单,明明知道有药可救,但患者负担不起,“很无奈,也觉得很可惜”。
诚如斯言,一方面重病患者买不起昂贵药,另一方面病情又拖不起。如何化解买不起与拖不起的矛盾?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变“贵族药”为“平价药”,而这正是药品谈判的深刻意义。
应该看到,努力解决“买不起”的难题,还要解决“买不到”的难题。据专家介绍,谈判药品进入公立医院报销使用,需要经过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还需要经过多个准入环境,比如进入省级采购平台、公立医院实施采购、统筹地区确定报销比例、调整医保信息系统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打通,环节打通了,患者使用相关药物的渠道才通畅。
去年11月29日,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医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部门要采取措施,做好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工作。这一通知传递的信号是,打通谈判药品到患者手上的“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我国在推动进口药品降价上颇为用力和用心。从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到鼓励创新药进口;从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到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从密集进行药品谈判,到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每一个制度设计都在回应民意,温暖人心。
药品谈判,“谈”到了患者的心窝上,更谈出了一个国家的情怀。药品善政越多,越能让患者看到希望,更能延伸他们的生命长度,以及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故此,在相关部门协同努力下,让患者早日买得到、用得上、可报销的药物,不仅可释放国家医保政策的红利,更能让患者拥有生命的尊严。(评论员 秦川)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