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

2020-01-14 07:34: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

  【解说词】“监”,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目前能识别出来的10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就有“监”这个字,“监”描绘的是一个人俯身低头面对盛水的器皿,本意是以水为镜照视自己,于是引申出自上视下的意思,又引申出监察、监督等含义。这个字走过几千年,外形几经演变,其核心含义却一直沿用至今。

  【解说词】深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体现的正是党中央加强对公权力全面监督的决心。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进行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

  【字幕:201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解说词】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

  【解说词】党中央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各方面监督,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机构、完善职能、创新制度,把监督对象从党员、干部拓展到所有公职人员。《监察法》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这样的变化,很快反映在了具体工作中。

  【解说词】2018年8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吉林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志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这条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关注,原因是张国志并非中共党员,他落马时也并非行政机关公务员,而是高等院校的副院长。

  国志勇(吉林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接到他的线索是2018年2月份,接到线索之后,我们仔细甄别了一下,张国志的身份属于是非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同时他又不是党员。

  【解说词】举报线索反映的是张国志之前在吉林体育学院任副院长期间以权谋私的问题。吉林省纪委接到线索时,张国志已经调任吉林工商学院副院长。监察体制改革前,在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掌管着公共资源、行使着公权力,大多数不属于行政监察范畴,非党员也不在纪委管辖范围,这就出现了监督的空白。

  于海峰(吉林省纪委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副主任):我们也是接到过类似的这个问题线索,就感觉到比较为难,没有约束权,没有查处权。

  【解说词】制度上的空档,也助长了一些人钻空子的心理。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但张国志觉得自己不是中共党员,纪委管不到自己头上来。2015年,他担任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两名私人老板在承揽学院公寓楼、田径运动场、综合体育馆、实验室相关工程上提供帮助,收受贿赂。

  张国志(吉林工商学院原副院长):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也都是发文件的,我认为别人的事和我没关系。触犯点也是可以的,有侥幸心理。自己不是党员,可能约束上差一些。

  【解说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改变了这一状况。《监察法》明确了六类监察对象,既包括公务员以及参公管理人员、受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还涵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教科文卫体等单位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只要依法履行公职,行使公权力,都被纳入监察范围。

  孙松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二级巡视员、纪检监察员):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党的监督实现了全覆盖,但是根据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一部分人不是党员,也不是过去的行政监察对象,但是他行使的依然是公权力,这次通过监察法就把他全部纳入了监察对象。

  【解说词】2018年3月,《监察法》正式颁布施行,类似张国志这样的身份不再是监督的盲区。吉林省监委很快对这一之前暂存的问题线索启动了初核,掌握了张国志职务犯罪的确凿证据,于2018年8月对他采取了留置措施。经调查,不仅查清了他担任吉林省体育学院副院长期间的受贿事实,也发现了他之前在松原市副市长、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等岗位上的受贿行为,违法所得累计达数百万元。

  张国志:对于非中共干部的管理,应该说纪委管不到,监察法出来以后,还有法律还是可以管到的,现在这就是东窗事发。

  【解说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一些过去藏身于制度空档的违法行为,不能再逍遥法外。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2018年共立案18200件,其中,涉及非中共党员监察对象的案件就有1176件,立案查处1199人。

  李强(时任吉林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过去在一些非中共党员这样的领导干部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受约束的思想,监察法颁布之后,实现了对所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给各级监委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能,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解说词】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让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解说词】2018年10月,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在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派驻监督取得的明显成效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根据党章党规和宪法、监察法有关规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设立46家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129家单位,切实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

  刘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厅副主任):这次派驻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适应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将派驻机构统一规范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赋予派驻机构监察权。那么派驻机构既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要求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又要依据宪法和监察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地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来增强我们监督的效能。

  【解说词】在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中,引人注目的一项举措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向各大国有银行,以及国开行、中信、人保等总计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这些金融企业之前有内设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后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派驻,和过去有着本质的变化。

  朱克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企业的纪委它主要的问题是独立性、权威性不够,所以就造成了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监督缺位,监督不力。派驻改革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内设纪委改设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本质上属于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所以它的监督力度就大了,权威性和独立性自然也就有了,那么监督的效果呢,也就出来了。

  【解说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其中的重点。但近年来查处的国有金融行业的腐败案件反映出,腐败问题是导致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这个领域党员干部的监督亟需加强。2018年查处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陈清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监督室副主任):我们也曾经办过多件金融领域的案件,但是都不像赖小民事后查清的违纪违法的这种数额、危害程度、犯罪情节、犯罪手段,都是触目惊心,让人瞠目结舌。

  【解说词】在本案调查过程中,专案组在北京某小区发现了赖小民藏匿赃款的一处房屋,里面有多个保险柜,存放的现金达两个多亿。赖小民为了逃避调查,都是要求行贿人用现金交付,收钱后他自己开车来这处房子,亲手放到保险柜里,路上还会特意多绕几圈,以防有人跟踪。他和一些关系密切的知情人之间,说到这处房子都是用暗语,管它叫做“超市”。

  赖小民(华融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拿了就往那儿一放,就像经常会去超市嘛,把这个名字叫超市。就在里面铁柜里,铁皮柜,一分钱都没有花,都放在那里了,最后组织上都收了。所以我说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最后又不敢花又不敢用,还提心吊胆的。

  【解说词】“超市”里藏的巨额现金,只是赖小民违法所得的一部分。除了现金,他还收受大量房产、名车、名表、黄金、字画。他的违法所得最终数额还需经司法机关最终认定,但无疑将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陈清浦:他就是对物质的这种占有是非常贪婪的这种贪欲,他用也用不了这么多,手表几十块,谁用得了?他就是想要。车也是这样,宾利车、奔驰车、阿尔法车,一个地下车库那几个车都是他的,都是百万的豪车。

  【解说词】赖小民违法所得金额巨大,除了本人的贪婪欲望,也反映出金融行业腐败不同于其它行业的一些特点。

  陈清浦:金融领域是资金密集、资源密集这样一个领域,那其他的实业领域就是一个项目,也就是两三个亿,而在金融领域,一个融资达到几十亿,赖小民也知道自己的“价格”,他知道他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好处。

  【解说词】作为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赖小民的权力都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但他却把这份权力背后的责任抛在脑后,在和私企“大老板”们接触的过程中,将国家权力置换成个人私利。

  赖小民:金融行业天天跟钱打交道,而且接触的老板都是动不动几个亿、几十个亿、上百亿的,给你点钱对他来说小菜一碟,自己来说觉得我支持他这么大,都是帮他发展起来了,我自己也是觉得很正常的了。有的时候老板他买了跟你说,我最近买了好多房子,在哪个地方,地段很好,就张口就说了,他一说都无所谓,反正这么多房子给你一套。你跟他要一套,或者车子这个不错,我喜欢开这种车,留在我这吧,当时就非常麻木了。

  【解说词】赖小民为追求个人利益,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华融公司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控股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主业是经营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但赖小民激进经营,急速扩张,开设几十家子公司、分公司,迅速发展成拥有银行、证券、信托、投资、期货、金融服务等全牌照的金融集团,严重偏离主业,甚至违背国家政策,参与一些明令禁止国有金融机构涉足的项目。

  白天辉(华融国际原总经理):他往上升的话肯定需要业绩,他不会考虑长期的风险会怎么样,只要你第一时间把规模给我做出来,把短期利润给我实现出来,至于这个项目三年、五年之后出现风险,他不管的。他要去追求短期业绩的话,那我们只能去投一些相对高风险的项目,比如说房地产,比如说股票。

  【解说词】赖小民在追求政绩的同时,也从中疯狂谋取个人利益,在他的直接干预下,华融公司向与他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的私营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项目是赖小民自上而下指定合作的,审批程序倒置,下属知道这是董事长的意思,对这些项目的评估把关、风险防控也就流于形式。

  白天辉:有很多项目都是赖小民直接交代的,都是他的朋友的,有些时候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把一些从市场角度考察的很多因素和点,要么是忽略了,要么是给美化了。

  【解说词】中央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把强化风险防控、确保金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2015年以来,银监会多次通过监管通报、监管会谈等方式对华融公司的经营风险等问题予以警示,要求华融公司控制债务规模、回归主业,但赖小民却依然我行我素,与党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驰。

  曹春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面对监管机构的提醒,赖小民都是不以为然,甚至斥责我们的监管人员不专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金融领域这个违法犯罪问题,本身专业性比较强,隐蔽性比较强,所以他看似都合规。但是层层剥离开来,都有一些巨大的风险在里面。

  【解说词】赖小民激进经营积累的风险,其实已经逐渐显现,一些巨额投资、放债业务出现问题,资金难以收回。华融本是不良资产的处置者,却渐渐异化成金融风险制造者。但出现问题之后,赖小民并没有及时回归正途,反而利用所谓的专业经验,用饮鸩止渴的方式加以掩盖。

  白天辉:他也说了,如果出了风险,我华融就是干不良资产的,我也能给它解决掉。但是他这种解决不良资产不是靠着技术和运营去解决,而是靠着拿更多的钱再去填更大的窟窿来解决。而且他也说了,如果出了风险,我们再来融资,再把这个风险给它适当的延长。就这样日积月累,又出了风险,再拿更多的钱去往里砸,就这样的恶性循环。

  【解说词】华融公司按成立之初的业务范围,是由银监会监管,但后来它发展成金融全牌照公司之后,不同方面的业务分别归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多家机构监管。赖小民于是利用其中的空档,哪个板块业务要接受检查了,他就把其他板块的资金先挪过来,拆东墙补西墙,不断闪转腾挪,绞尽脑汁掩盖窟窿。

  白天辉:我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城市只有一条道一样,这个猫抓老鼠,这老鼠只能在这条道上跑。十条道,那老鼠就多了九条道出来。在这种有漏洞可钻,治理结构又不完全的情况下,直到中纪委发现了,这个事情才露出来。

  【解说词】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分业监管带来的空档,加上赖小民有意逃避监管,使得外部监管难以抵达,而华融公司的内部监督也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作用。

  赖小民: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都是我一个人挑,纪委书记都还是自己党委下面管,他哪有多少权威啊?纪委书记是我的党委委员,我的部下,他很难监督我,说句实话。

  【解说词】党委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不领导纪检监察工作,反而带头违纪违法,必然导致作风和腐败问题多发。

  陈清浦:对纪委的要求也是藏事儿、掖事儿、抹事儿,对纪委收到的问题线索也是不认真查处,甚至干预案件的查处。他还把不发一案、不倒一人作为一个口号,在大会上公然宣讲。这种忽视党建,把纪委的作用淡化、弱化,那么就在公司内部造成了大量的廉政风险。

  【解说词】按规定,国有企业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上党委会集体决策,但赖小民却经常自己直接拍板,即使上会也是独断专行,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汪平华(华融国际原董事长):基本上都是老赖说啥就是做啥,我们个人的官帽子,你每年拿多少绩效,你自己想在自己内部集团发展,你想获取多大资金支持,实际上都是老赖一支笔说了算。你要是说在这个事情一次能顶他,如果顶两次、顶三次,我估计你工作岗位就调整了,因为我们也有活生生的例子。

  【解说词】赖小民用手中的人事权,排挤异己、任人唯亲,将国有企业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赖小民是江西瑞金人,从管理层到食堂大厨,很多岗位他都安排了自己的老乡圈的人。

  白天辉:基本都是他的老乡。所以个人色彩很浓,并且他也不掩饰自己这种独断专横,很享受这种被人捧着,被人推崇的这种感觉。

  【解说词】赖小民的用人导向,也使得反对的声音大多沉默,投其所好的人大行其道。华融公司的政治生态严重恶化,久而久之,赖小民听不到任何批评提醒,在一片吹捧声中,更加忘乎所以。

  李中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副主任):赖小民他本人从内心是排斥党的领导,就把这个华融公司就是成了他的一个家天下,一手遮天,就是内部、外部的监督全部都失效,多因一果,导致了赖小民这个(案件),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里面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惨痛的这么一个案件。

  【解说词】这一案件,揭示了华融公司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的状况。这种现象在其他金融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向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正是针对发现的监督薄弱环节对症施策。过去几年里,15家金融企业移送司法的案件总共只有10起,而派驻改革不到一年,已经移送近20起。

  【解说词】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从党的十九大后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到逐步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格局,党和国家监督工作逐步延伸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全覆盖既横向拓宽,也纵向深入,积极探索监督职能向基层、村居延伸的有效途径。县级纪委监委派驻乡镇监察办公室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来,打通了纪检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为坚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提供了组织保障。

  【解说词】黄细飞,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苍霞村村委会原主任,这位被称为“两面三刀”的村委会主任被查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因为黄细飞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委查处的非中共党员基层公职人员。

  吕联章(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纪工委监工委工作人员)黄细飞这个人,他是村主任,但是他又是非中共党员,是新增的监察对象,涉及的就是我们群众身边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那我们就是研判完以后开展初步核查,很快他的一些违法行为就浮出了水面。

  【解说词】泉州台商投资区苍霞矿区部分矿山在苍霞村辖区内,矿区施工过程中因为迁移墓地、施工噪音等问题与村民发生纠纷。黄细飞便以帮助矿区摆平村民闹事为由,向矿区负责人陈连发先后8次索要人民币10万余元。

  黄细飞(福建省苍霞村村委会原主任):他是分几次给我的。

  记者:都是去你家里?

  黄细飞:都是去我家里。

  【解说词】陈连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黄细飞第一次跟他要钱的情景。2016年的一天,苍霞矿区正在建设基建平台。黄细飞跑来对他说,施工会影响村民生活,村民要来闹事的,让他出点钱摆平这事。

  陈连发(苍霞矿区管理人员):我们测震全部是通过的,所以我就不理他。那就有一些老太婆、老头子(来了),不走了,我没有办法了,我就去找他。他的意思就是说要叫我拿5万块钱给他,我就跟他说要不然先拿3万给他,等这些老百姓都撤回去了,我可以开始正常作业了,然后剩下的钱我再给他。

  黄细飞:3万块本来是他直接叫我帮忙,叫我以后关照一下。

  【解说词】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发现,黄细飞在村民和矿主面前扮演起双面角色。在村民面前,他打着为村民服务的旗号,多次支持、煽动村民闹事阻工,甚至动用村委会公章出证明,挑拨群众越级上访;在矿主面前,他则大卖人情,以疏导群众为由数次索要钱财。不止苍霞矿区这一家企业,村里其他企业主们或被威胁恐吓、或出于无奈主动“套近乎”,也都或多或少被黄细飞索要过钱物。

  【庭审视频+解说词】2019年,福建省惠安县法院公开宣判黄细飞受贿案,经查,黄细飞在村级管理事务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共计202500元,其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黄细飞还有其他犯罪行为,法院一并作出宣判。

  杨华民(福建省泉州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监察体制改革后,我们向乡镇派出了监察组,再赋予了监察的权限,更有效地发挥乡镇纪检组织的作用。2019年1月到9月我们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收到的信访件同比下降12.7%,但是我们乡镇收到的信访件上升了49.1%,群众对我们乡镇纪检组织的信任感增强了,他觉得他反映的问题可以在乡镇得到解决,监察全覆盖的制度效能切实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解说词】查办案件只是纪委监委工作的一种形式,各级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平时观察、谈心谈话、检查抽查、列席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做到位。

  【现场纪实】

  A:看他所用的人条件符不符合,程序是不是符合。

  B:背后是什么问题,巡视组也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C:选几个突出的问题深入查一查。

  【解说词】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的一次集体研判会。这样的会议已经成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1个监督检查室的常态化工作。这种问题排查机制,是将日常监督做细做实的一个重要抓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梳理、集体研判,该谈话函询的谈话函询,该排除的予以排除,做到及时规范处置。

  王鹏(时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副主任):我们加强日常监督,注重提高谈话函询的质量,这是我们日常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本着严管厚爱、激励和约束并重这种要求,抓早、抓小,对于一些问题和疑点,我们会进行进一步地核实,来印证谈话、函询的对象。让我们有错、有问题的同志真正能够认错、悔错、改错,对于没有问题的同志我们给予澄清,使他们可以放下包袱。

  【解说词】为了加强日常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各监督检查室与对口联系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常态化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第四监督检查室对口监督多家央企,派驻各央企的纪检监察组必须每月上报工作动态,第四监督检查室也经常前往监督单位,通过实地调研、督导检查、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工作,深入了解掌握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状况,为监督工作提供扎实支撑。

  【解说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后,全国监察对象增加了200%以上,而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只增加了10%。面对这样的形势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全覆盖”与“抓重点”的关系,创新监督方式,管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

  白向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成了一把手,就在那个时候自己的思想有了波动,犯罪源头的思想苗头已经出来了。那么我要走一条既要能当官,又要能够发财的所谓中间之路。

  【解说词】白向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2018年4月24日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2018年10月被予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

  【庭审纪实】

  【解说词】2019年1月31日,法院一审开庭,检察机关起诉白向群涉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多项罪名,违法所得超过1亿元。白向群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回首贪腐1亿元的起点,他收受的第一笔贿赂,正是第一次当上“一把手”之后。

  白向群:当时是自治区团委书记。盖办公楼,这个老板找到我,也不错关系,就说是想干这个活儿,日后要给我钱,自己也是经受不起这个诱惑,这样就走出了犯罪的第一步。

  【解说词】这第一笔贿赂就高达105万元,白向群首次体会到了靠权力来钱原来那么容易。起初他还有些提心吊胆,随着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渐渐麻木了。此后,他又陆续升任乌海市委书记、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权力越来越大,对金钱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解说词】乌海市被形象地称为“乌金之海”,境内有丰富的优质焦煤和其他多种矿产资源。2003年到2011年,白向群在乌海市担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用这片“乌金之海”的资源,为自己换取了大量“黑金”。

  陈正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副主任):他在乌海任职期间,大肆插手煤炭资源配置,通过审批煤炭资源、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来捞钱。在本案中涉案的37个老板当中,有20个老板都涉及到资源配置。他为一个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杜某某进行煤炭资源配置,就收取了一个价值1600多万的北京房产一套。为广东一个老板进行煤炭资源配置,收受500万用于在北京买一个别墅。

  【解说词】案发时,查获白向群在呼和浩特市、北京市、海南省等地实际控制房产十多套,其中不少面积巨大、装修豪华。这一套套房产,都是他做“一把手”期间,或直接收受、或用违法所得置办,或和老板之间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方式变相受贿得来的。

  白向群:在一个地区特别是当了主官,手中有两个权力,对干部来讲,他主要看你干部的任免权,对老板来讲是资源的配置权、土地的开发权。

  【解说词】白向群还买官卖官,收受30多名干部数百万元的钱财。他的贪腐行为,给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生态都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陈正云:一把手搞贪污腐化,肯定对一个地方的官场、商场、社会风气危害甚巨,破坏了市场正常的公平竞争这样的秩序,形成了觉得不送办不成事儿,不送拿不到项目,正确的导向也树立不起来,一些官员干部,看碟下菜,投其所好,可能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现象。

  【解说词】白向群爱喝酒是出了名的,不少老板也就投其所好,以高档名酒相送,白向群也来者不拒。曾经有一名老板一次就送给他30箱茅台。除了收礼,白向群还用公款买酒,落马时从他家里查扣的酒就有1000多瓶,几乎都是贵重的名酒。

  陈正云:四次动用公款六百余万,购买各种高档的白酒、红酒。特别是2010年5月份作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表团到上海参加世博会,看中了世博会里面一种纪念酒,叫做“和平时代 醉美中华”系列茅台酒,就让(下属)动用政府资金九十余万,购买了一个系列一共81瓶。

  【解说词】白向群曾经说过一句话:要趁在位的时候把退休后喝的酒都准备好。对他来说,权力的滋味曾经如同美酒,让他沉醉其中,而现在,到了酒醒的时候。

  白向群:自己愿意喝酒,也愿意喝好酒。现在来想很可悲,收了这么多的钱,换来的结果呢?一间牢房一张床,收了那么多的酒想着天天喝,一天三顿牢饭,一回想起这些,自己可以说是痛不欲生。

  【解说词】白向群出生在一个普通蒙古族家庭,父母长年在草原上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当地很受百姓尊重,给他起名叫向群,寓意是希望他永远心向人民群众。然而,当白向群拥有权力之后,却忘记了父母的厚望,把权力当作了追求自我享受的筹码。

  白向群:我小的时候父母偶尔给我和哥哥2块钱买8分钱一个的赤峰对夹,大小就这么大,就相当于肉夹馍,一家四口人吃的就跟过年一样,我至今不能忘怀。我事后当了官儿,接受别人的宴请,企业也好,啥也好,成千上万元一桌席,但是我总也找不到8分钱对夹那样的美味和感觉。所有这一切的结果不就是个贪字吗?

  【解说词】究竟应当用手中的权力去做什么,是每一个“一把手”时刻需要自问的问题;而如何对各级“一把手”有效地监督制约,促使“一把手”公正用权、为民用权、依法用权,则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时刻自问的问题。

  陈正云:党政“一把手”,权力还是非常集中。他们能够用权任性,恣意妄为,工程项目他也批,资源配置他也批,所有的其他的程序也好,审批流程也好,都靠边站,反映出我们当前(必须)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特别对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权力集中、资源集中、资金集中这些岗位环节,要加大监督制约的力度。

  【解说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中管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各地各部门党组织,纪委监委也在探索如何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现场纪实:广东省中山市纪委监委约谈一把手片段】

  【解说词】这是广东省中山市纪委领导在约谈中山市大涌镇党委书记。在广东,这样的约谈方式已经成为对一把手的监督常态。党的十九大以来,向省委述责述廉的省管主要领导干部共有539人(次),对其中不如实报告,或者报告问题不深入、不具体的,由省领导和省纪委监委领导直接面对面约谈。目前已约谈省管主要领导干部245人(次)。

  张晓牧(广东省纪委常委 监委委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一把手,他说已经有很多年组织上没有找他们进行过这种谈话,这种方式的提醒谈话。这实际上就是传导了一种压力,他们在他自己的分管职责范围之内,他也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解说词】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是被约谈的一把手之一。分管副省长就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如何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他面对面进行了3个小时谈话。

  景李虎(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一个省的领导,单独约你一个人来谈,感觉到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个谈话,面对面、一对一,不绕弯子,不留面子。

  【解说词】广东省要求,相关干部被约谈后不是一谈了之,必须在规定时间报告问题整改情况,省纪委监委对整改情况跟进监督回访并报告省委,同时载入个人廉政档案。

  景李虎:我约谈的高校一把手六十多人,我约谈了我们厅机关下属单位党组织的一把手九十多人,就是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直接传导到岗位,传导到人。

  【解说词】上级约谈下级一把手,不留情面,直指问题,提醒着各级一把手必须摆正位置,接受监督。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增强监督实效。

  【解说词】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国家监察是对公权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向前进,要坚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将监督之网越织越密,将惩腐之剑越磨越利。

责任编辑:黄钰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