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先上!(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
武汉,抗击疫情的主战场。
有战场,就有战士。在这群勇往直前的战士中,有一批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先锋,他们主动请缨,到最辛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前线,誓死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是共产党员。他们当中有前方的医生、护士,也有后方的建设者、城市运营者,他们冲锋在前,用勇气和智慧为一线将士们做出表率。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这些冲锋在最前线的党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都义无反顾,向前走,不回头。
老将:17年3次主动请缨冲在最前线
1月3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
经历了几天的雾霾天气,江城武汉终于迎来一缕灿烂的阳光。53岁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端坐在办公室,语气铿锵有力,但仍然难掩满身的疲惫。今天凌晨两点多,他才从黄石会诊完赶回来,上午又忙着抢救两位重症患者,今天只睡了2个小时。
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算上这次,这是彭志勇17年来第三次冲锋在防疫救治的最前线。
17年前的SARS疫情暴发时,彭志勇参与会诊、抢救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暴发时,他也主动请缨,在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他带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团队,再次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科室主任,我不冲谁冲,我不带头谁带头?”彭志勇说得很平静。为身先士卒,他把ICU当成第二个家,几乎24小时都在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靠一会。
28日晚,坚守了半个多月的彭志勇终于得空第一次回家。才睡了几个小时,凌晨4点又被科室的电话叫醒。原来病房里收治了一位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急需他前来指导救治。彭志勇二话没说,立即赶往医院。一番忙碌之后,窗外已是蒙蒙亮……
“疫情就是集结号。不光是我,每位医护人员都是战士。”彭志勇说,重症科党支部有30多位党员,每一名党员都带头冲锋,连续作战近一个月,没有一人退缩,“大家都想尽力多救治一名患者,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能给社会以战胜疫情的信心。”
抗击疫情,除了勇气,更需科学精神。作为一名防疫救治前线的老将,他经验最丰富,也最小心谨慎。他按照对待SARS疫情的标准进行病房改造,严格制定流程,规划好医护人员的进出口。正因如此,本来最容易感染的ICU病房,150余名医护人员只有1例轻度感染,感染率极低。
重症病房里都是危重病人,危险系数高,病人状况差。为了给患者以信心,彭志勇坚持亲自查看每一位病人。隔离服一穿上就是5个小时,不能脱,也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对于年过五旬的彭志勇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但他从无怨言。
危重病房的病人各自病情不一,每个病人都要根据其身体状况给出一套相应的方案,每个方案,彭志勇都要亲自参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诊了一名从黄冈市转来的老年重症患者。当时患者一直发热,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经过气管插管等抢救无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很多医院都不敢收治。病人转到ICU后,经过会诊,彭志勇决定为其启用“人工心肺”治疗,帮助他恢复正常血压、心跳及维持呼吸功能,让肺部得到充分休息。为帮助他早日脱离生命危险,医护人员密切监护病情。最终患者平稳度过观察期,转出ICU……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症状指征也不明显,更容易传播。我们每天都不敢懈怠。”彭志勇说,每当看到重症患者康复出院,自己再辛苦也不觉得累。
“入党誓词里有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彭志勇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疫情面前,重症科党员冲锋在前,全员集体上阵,没有一个人退缩。如今,ICU收治的40余名患者中,八成患者已通过救治成功康复。
小兵:我是党员,危急时刻我不上谁上
“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大年初一,轮班休息时,听着手机里5岁女儿稚嫩的声音,胡龙霞终于绷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平复心情后,她又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坚强,抗击疫情,就是在保护我的家人。”
32岁的胡龙霞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护士,她被抽调增援金银潭医院。这是武汉市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了大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我是党员,危急时刻我不上谁上?”那次抽调,肿瘤中心只需要派一名护士,但胡龙霞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去年10月,她曾在武汉军运村医疗中心感染科做志愿服务,有一定的经验。
即便如此,胡龙霞还是没敢和家人说实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要去另一个医院支援一段时间,可能不能回家过春节了。
进入金银潭医院后,胡龙霞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有最高级别的防护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自己不需要怕病毒。但当她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口罩和防护面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候,还是慌了:“我觉得病房里到处弥漫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很危险。”
确实很危险。随着疫情的发展,金银潭医院收治的轻症确诊患者陆续被转走,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成了胡龙霞们救治的重心。因为病情严重,这些病人一刻也不能离人,气管插管、血透护理、擦拭、翻身等等,护理工作不仅繁重,而且需要与病人密切接触,操作稍有不慎便有感染的风险。
在一线,医护人员们不仅工作繁重,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胡龙霞说,“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坚强,我们挺过去了,武汉也就挺过去了!”
护士们的工作是“三班倒”,晚班是从下午5点到凌晨1点,8个小时里,一个护士要管两到三个病房,而且她们尽可能做到不吃不喝不去厕所。不仅是因为穿脱一次性防护服会花费较多时间,还因为防护物资紧缺,需要节省着用。
每天下班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颧骨被口罩箍得生疼,手上的皮肤也常常泡脱了皮。
作为一名党员,胡龙霞时刻冲锋在前。有一名患者肾功能衰竭,需要做血液透析,但是几个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士都没有经验,不敢动手。胡龙霞看着机器上迷宫似的管子也犯晕,但她还是主动请缨,向前辈学会了操作方法,也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
在重症病区,胡龙霞的许多操作都是有创的,但她依然平安无事,CT结果正常,前几日病毒核酸检测也是阴性。1月30日,新的同事接棒,胡龙霞开始到酒店隔离观察。回顾这些天在抗疫一线的经历,她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一名医护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线上,我只是一名小兵,很多同行付出的远远比我多……”
群像:与时间赛跑的党员突击队
1月31日凌晨1点,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上百台吊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一片喧嚣。这里,从开工之日起就承载着千万武汉市民抗击疫情的希望。
“实现‘火神山速度’,靠的是一支擅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核心就是党员突击队。”施工现场,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张正林哑着嗓子说,从1月25日项目上成立党员突击队以来,陆陆续续已经有300多名党员加入。这些队员们是工地上真正的“拼命三郎”,他们按照工种分成8个小组,24小时鏖战,不仅承担了大部分调度协调和指挥工作,还与劳务工人一起下场干活,掀起了一轮抢工热潮。
凌晨两点多, 29岁的党员突击队成员黄甜终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打开家庭微信群一看,才发觉今天是他新婚妻子的生日,赶忙发消息:“等疫情过去,我陪你在武汉好好补过一个生日。”
黄甜是中建三局的设计人员。10天前,他在老家天门举办了婚礼,当晚即被公司召回武汉。1月23日晚上又被紧急抽调到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负责火神山医院2号楼的深化设计。
设计图纸是现场施工的基础,一点都马虎不得,更何况火神山医院必须“一次成型”,对图纸要求极高。连续4个昼夜,黄甜和同事接力鏖战,终于在1月27日晚上10点完成了深化设计工作。
还没有下班的黄挡玉也是一名党员。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负责工地上从设备到人员到物资再到施工实况的所有实时数据的管理。为了保障工地施工忙而不乱,他们制定了“小时制”作战地图,对现场各单位施工进度按小时进行通报考核,确保进度受控。在他们的工程数据库里,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
在各种工程机械的轰鸣中,黄挡玉的手机接个不停。他说,已经想不起来这几天睡了几个小时,但是“为了让火神山医院早日投入抗疫工作,再累也值得”。
紧急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而很多工厂已经停工放假了。事情紧急,中建商砼副总经理明来水主动请缨,召集4家工厂成立党员突击队恢复生产,并确定由永丰厂、汉阳厂供应火神山医院,五里界厂、武昌厂供应雷神山医院,并迅速集结了10台车泵、60辆运输罐车和85名驾驶员驰援工地。
雷神山医院开工建设后,依然是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
大年三十投身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大年初四转战雷神山医院建设,当火神山医院抢工有需要,又在1月31日凌晨5点回到火神山医院进行支援。这个春节,中建三局二公司的严杨马不停蹄地奋战在建设一线。“我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支援。”他说。
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党员突击队中,还有不少农民工党员。“我们都是党员,我们也要冲在前!”农民工党员黄坤一边铺设着医护人员休息室水管和电线电缆,一边用着一口沙哑的黄陂口音说道。
当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紧急征招工人的消息时,黄坤顾不上和家中的年迈父母和妻儿细说,召集村里和武汉周边地区的几个务工兄弟,立即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部。
年过50岁的陈力兵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作为党员总是抢着干最苦最累的晚班活。“武汉是我第二个家,家里有难,我也要尽一分力!”现场“两班倒”干活,由于工序交叉,场地有限,晚上是项目管网铺设的集中时间,陈力兵经常要通宵作业。
在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雷神山医院项目机电施工火速推进:不到72小时,近130人的队伍已经完成了医护休息区A6、A7栋桥架配管配线、给排水主管施工及室外排水管网的全部铺设,A1、A2栋机电安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1日 01 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20-11-30
- 【每日一习话】立“明规矩”、破“潜规则”2021-01-13
- 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三集:《坚守铁规》2021-01-24
- @党员干部 带头就地过年,这五件事情要牢记!2021-02-13
- 【央视快评】继承英烈遗志谱写时代史诗2021-04-04
- 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精彩华章(权威发布)2021-04-30
- 党建有力 强基固本2021-05-23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2021-06-29
-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2021-06-29
- 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