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盼来好光景(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这里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习近平
走进大凉山腹地,雾气弥漫,漫山遍野的雾凇琼枝滴露。崭新的乡间公路蜿蜒穿行,白墙灰瓦的彝家新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这里是四川省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村。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来到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走进吉地尔子家里,察看住房功能布局,了解一家人生产生活情况。
两年来,受到鼓舞的吉地尔子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发展种养业,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家里又有不少新变化。
总书记掀开锅盖称赞很丰盛
“总书记看得特别仔细,问的都是家常,感觉就像自家的吉莫吉西(亲戚)来了一样。”
回忆起总书记来时的情景,吉地尔子十分动情,心里有说不完的话。那天早上,山里浓雾弥漫,到了11点多,总书记来到吉地尔子家时,浓雾散去,太阳出来了。
“总书记看得特别仔细,问的都是家常,感觉就像自家的吉莫吉西(亲戚)来了一样。”吉地尔子带着记者边走边看,他指着灶台说:“总书记先是走进厨房,掀开锅盖看我家吃什么。热气腾腾的洋芋、荞馍馍、腊肉和香肠香味扑鼻,总书记高兴地说:不错,挺丰盛。”
当时,客厅里烧柴的采暖炉已经取代了过去满屋冒烟的火塘。总书记边看边感慨:“一改造大不一样了。”总书记仔细询问采暖炉价格和燃料等情况,还用手背试了试采暖炉的温度。
储藏室里存放着一些圆根萝卜,当地村民种植的这种萝卜口感很好。总书记说,这是好东西,要想办法卖出去。看到院子里的机动三轮车,总书记说:“买了车子,路也修好了,就可以把你们这里特有的优质农产品运到外面去卖,持续增加收入。”
2018年2月13日,村里干部群众一起围坐在吉地尔子家,收看总书记在凉山考察的新闻报道。那年春节,大伙儿还在他家里看了春晚。
走进吉地尔子家,80多平方米的房子干净整洁,沙发、茶几、电视机等一应俱全。厨房里挂满了过彝族年时灌的香肠和烟熏腊肉,院子里还新建了五六平方米的观景平台。“游客来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喝茶观景,眺望村子全貌,我也多了份经营收入。”吉地尔子心里乐开了花。
一年到头有事干有钱赚
“现在政策这么好,作为一名贫困户,要做到不等不靠不要,勤劳才能致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吉地尔子的干劲更足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也更快了。
这两年,吉地尔子继续搞好种养业,参与了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管理好草莓、羊肚菌大棚,他也在学习种植草莓和羊肚菌的技术。“现在政策这么好,作为一名贫困户,要做到不等不靠不要,勤劳才能致富。”
说到收入,憨厚、朴实的吉地尔子笑得合不拢嘴,和记者一起算起收入账:
卖一头牛收入1万多元;马铃薯每亩年收入2000元;4亩流转土地,每年收入4000元,另外还有收益分红;一年草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等有1000多元;在村里做保洁,每月有500元;在当地打零工,一天也能挣150元。算下来,2019年吉地尔子家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而2018年初时,他家人均年收入才4000多元。
“总书记指出,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解放乡党委书记杨德华介绍,火普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越来越高,吉地尔子家就是一个缩影。
目前,火普村建了14.6亩大棚,种植羊肚菌等经济作物,每亩能收入1万多元。村民可以获得土地入股分红和务工收益,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外出务工,这样一年到头都能有事干、有钱赚。
“我还是宣讲员呢!”吉地尔子不仅自己努力干,还参加了凉山州委组织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分队,把总书记对彝族同胞的深切关怀传递到千家万户。
现在的日子“瓦吉瓦”
“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请总书记尝尝我做的拿手菜!”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同步奔小康。
吉地尔子的妻子吉色车作,当时与吉地尔子一起引导总书记察看新住房。“总书记来我家时,看了水冲式厕所、太阳能热水器,还问乡亲们是不是能经常洗澡。听到肯定的回答,总书记很高兴。”
吉色车作说,搬迁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土坯房,多数人家人畜同住。搬进新房后,在村里党员干部引导下,村民逐渐摒弃陈规陋习,这两年变化尤其大。
“以前,我们彝族没有吃炒菜的习惯。”村支书吉色次哈说,“为此,村里的农民夜校特意开办了厨艺培训班,吉色车作也参加了,她已经掌握了炒回锅肉等不少家常菜的做法。”
“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请总书记尝尝我做的拿手菜!”吉色车作接过话茬。
除了厨艺班,火普村这两年还开展了种植、养殖以及电焊等方面的培训,很多人掌握了一技之长,也提高了致富的本领。
“我们还对村民家里的整洁卫生程度、孩子上学情况以及邻里关系等进行打分,考核优胜的家庭,可以在年底村民大会上获得奖励。”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天说。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养成了勤洗澡、常理发、讲卫生的好习惯。
“现在的日子‘瓦吉瓦’(好得很)!” 吉色车作说,“总书记离开村子的时候,我们唱起了彝族民歌《留客歌》,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总书记跟我们挥手致意,祝大家幸福安康,早日脱贫奔小康!”吉色次哈说,“现在,火普村已经脱贫了。我们一定好好干,决不让一个彝家儿女在小康路上掉队,请总书记放心!”
- 人间烟火色,最是春节时——别样的“团圆”故事2021-02-13
- 【追梦火焰蓝】严防“看不见”的贫困 大凉山彝族村寨里的消防帮扶2020-11-11
- 脱贫攻坚丨大凉山来了“佛山天使”2020-12-03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修路拔穷根 迈向新生活2021-01-28
- 老师收学生140条腊肉?背后的故事太动人2021-12-10
- 四川大凉山:脱贫路上有“活水”2020-12-06
- “春运母亲”的家乡大凉山,有列“慢火车”2021-12-22
- 向总书记汇报,大凉山传来好消息2019-03-07
- 专题片《安居中国》 大凉山下的梦想2019-10-09
- 《国家相册》:大凉山女孩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