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看互联网如何“送助攻”——江西网上抗“疫”扫描
全民抗“疫”,看互联网如何“送助攻”——江西网上抗“疫”扫描
新华社南昌2月14日电(记者范帆 黄浩然)相隔千里也能线上诊疗、远程查房;足不出户就可以寻医问诊、接受心理咨询辅导;借助大数据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识别和排查……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正借助其无远弗届的优势,为全民抗“疫”贡献力量。
助攻一:远程会诊 新“武器”入列
“你现在的食欲怎么样?”“还发烧吗?”“身体有没有感觉到乏力?”……
在江西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的大屏幕前,江西省胸科医院副院长宗佩兰正通过视频连线,和丰城市人民医院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交流病情,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并就后期诊疗方案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指导。
江西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连接着15家省级医院和80多家县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心定期召集呼吸、重症、影像等方面的医疗专家,面向全省开展远程会诊和教学培训,借助互联网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医院应对疫情的能力。
“在特殊时期,远程会诊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我们也可以全面了解全省的救治情况,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的防控措施。”宗佩兰说。
2月12日,南昌的医疗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远程指导地方医院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治疗。(江西省卫健委供图)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普及应用,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远程医疗、线上问诊等先进技术不仅助力医务人员提升救治能力,也为普通市民在特殊时期看病就诊开启一条新的通道。
最近,新上线的江西首家新冠肺炎在线义诊平台受到许多群众好评,只要进入支付宝小程序“赣服通”赣州分厅,用户就可以联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免费咨询问诊。
“推出线上问诊,目的就是要降低因人群流动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把医疗资源节约出来给最需要的病人。”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戴晓明说,目前参与线上问诊的医生队伍已有128人,24小时不间断轮岗,从“专家问诊”“隔离咨询”“心理咨询”等方面提供诊疗服务。上线半个多月来,平台访问量已超过8万人次,接诊5000多人。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机器人正在进行智能导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助攻二:精准排查“织密”防控网
“您好,请扫一扫二维码输入今天的健康信息,社区将对您和家人的健康状况跟踪了解。”
在抚州市临川区六水桥街道北门社区疫情防控检测点上,基层网格员张莉莉正在向居民推广信息填报小程序,她通过操作手机,已完成一百多户居民的健康信息填报。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够精准识别重点关注人员,为排查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抚州市政务信息办主任侯智军说,和上门入户相比,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不仅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整理数据也更加便捷。
为织密织牢基层社区联防网络,江西省抚州市开发出疫情排查管理上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人员核查、小区及城市出入口登记、疫情信息发布等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分类动态管理,方便相关部门及时研判预警、科学决策。
在疫情防控一线,互联网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排查效率,提前阻断疫情传播渠道,普通群众也得以借助网络“黑科技”增强自我防护:打开手机上“疫情地图”查看附近确诊患者;通过“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查询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触者;借助地图中的热力图图层,避开人流密集场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正让疫情防控网变得更加牢固。
2月4日,章贡区解放街道社区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登记健康信息。(章贡区解放街道办供图)
助攻三:掌上服务 办事不出门
“过年三件事:吃饭、睡觉、网上聊”,这是疫情期间,对人们“深居简出”的生动总结。可对南昌市民王艳玲而言,网络给她带来的温暖,远不止线上聊天。
“疫情期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但毕竟还是要出门买菜,家里又没有储备口罩,心里难免有些着急。”正当王艳玲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听朋友说可以在线上预订口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艳玲登录“赣服通”平台,在线上申请了口罩。
三天以后,快递就把口罩送到了她家门口,拿到口罩时,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小到线上预约购买口罩,大到事项审批,为了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江西依托“赣服通”平台,对需要现场进行身份确认的事项改为用远程视频通话、人脸识别认证等方式确认。同时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和书面材料,推动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疫情期间,“赣服通”各类应用累计访问新增3639万人次,新增缴费40余万笔。
“通过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实现办事不出门、办事不见面,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江西省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