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中国经济永远是大海
鲁网3月4日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应该如何看待我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2月23日,习近平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极大鼓舞了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的斗志。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各地精准施策,分区分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位于浙江金华市婺城区的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乘用车变速器生产企业,年产100万到120万台。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接到了2021年。尽管如此,公司副总裁任华林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任华林说,春节期间,公司回云南、贵州过年的员工,有150名左右。订单有了,谁来生产,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样的情况,在婺城区其他企业也都存在。在婺城区187家规模以上企业里,外省务工人员高达1.1万多人。
着急的何止是任华林这一头,身在老家的务工人员更是坐不住。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补羊村的崔茂林,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崔茂林和妻子在浙江金华找到了工作,每个月八千多元的工资成了家里最重要的收入。原本,正月十五前后他们就该回厂上班了。但因为疫情防控,出门成了难题。
像崔茂林这样的在外务工村民,整个富源县还有29万人,其中有5万多人在省外务工,全年总收入达到135亿元。2019年4月,富源县脱贫摘帽,劳务输出,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月17日,浙江金华市婺城区的3名局长,分别带队前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就业人员密集地区,以专车专列的方式接老员工返岗就业。
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接回农民工等人员返岗复工。截至2月2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工复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3%,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已超过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春节假期,得知武汉建设雷神山医院,位于辽宁沈阳的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马上意识到疫区设备需求会激增。从那天起,他们研发、生产、物流一刻不停歇,确保第一时间满足疫区需求,3小时发货,18小时装机,突破了行业纪录。
送走发往雷神山的医疗设备后,工程师孙晓东脸上难掩疲惫。虽然不能和设备一起去前线,在后方的他也能参与战“疫”。一个多月来,孙晓东一直忙在生产线上。因为他知道:“我们多生产一台,早生产出来一小时,就能救治更多的人,这让我觉得就算工作连轴转不休息,都是值得的。”
△2月25日,央视新闻不间断直播《共同战“疫”》在节目中解密武汉隔离诊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移动“方舱CT”。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尽快帮助医院进行快速、精准、高效的CT筛查,同时守护医患安全,东软医疗加班加点,仅历时7天,成功研发“雷神”方舱CT,并顺利完成验证及订单式生产,已于2月16日火速发往全国、驰援疫区。
疫情面前,广大人民群众都在与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担当、共守护,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工程师刘耘成表示,“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我相信,我们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快到来了。”
春耕到,农时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在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的湖北秭归,为减少疫情影响,农业部门线上统计农民农资需求、线下统一配送生活用品与农资,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展开。
在陕西汉中南郑区,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针对春耕和防疫两件大事,出了新招:把工序“打个颠倒”。以往,备种完成后还有修整沟渠、田埂等环节。既然备种工作不好开展,合作社理事长郑富俊就先带着大家先修渠,人与人的距离能保证在3米以上。
△2月23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合心村村民驾驶农机在田间劳作(无人机照片)。
在山东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崔格庄,村民李瑞军一大早就戴好口罩走出家门,赶到村外的甜瓜大棚里侍弄瓜苗。走到村口的防疫检查点,李瑞军停下来主动接受测体温、消毒、登记信息,然后径直扎进甜瓜大棚忙活着给嫁接好的瓜苗打尖儿。
今年50多岁的李瑞军种甜瓜已有十多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打消出门探亲念头,全身心投入到甜瓜的管理中。“现在因为疫情不出门,不如正儿八经管理甜瓜,等疫情结束了,甜瓜也下来了,也能卖个好价钱。”李瑞军说,到时候,日子定会比甜瓜还要甜。
马连庄镇负责人李园涛有着和李瑞军一样的信心和期待。他说,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考虑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我们既要守住好身体,又要实现好收成。”
目前,全国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越冬前11个冬小麦主产省一二类苗占83.4%。冬油菜面积9200多万亩,同比增加270万亩。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子供应充足,预计各类农机具投入达到2200多万台(套),一季度化肥供应量总体满足生产需求。
2月10日,腾冲一夜春雨,让清水乡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打心眼里欢喜——他家里种了两亩多油菜,正需要放水浇灌。刚吃过早饭,一家人戴上口罩,扛着农具便来到油菜地里忙开了。
“趁着节令追一追肥,除草、除虫再跟上,今年油菜一准有个好收成,收七八百斤油菜籽不成问题。”想到这儿,笑意爬上李发顺眼角眉梢。
△疫情开始以来,村民每天给公共区域消毒。
不止李发顺一家,春雨过后,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地都分散在田间地头。平整地块、追肥培土,清除杂草,他们为油菜等农作物的春耕生产忙碌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家都带上了口罩。
中寨村民小组长孟春贤说:“我们既做好疫情防控,也不耽误春耕生产,要把油菜管护好,四月份收了油菜后我们还要种万寿菊,到了秋收的季节,我们要向总书记报告我们的好收成。”
司莫拉佤族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全村实现脱贫。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云南考察调研,第一站选择的就是这里。在考察中,习近平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年伊始,习近平地方考察的首站选择,传递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鲜明信号。
受疫情影响,已经成为国家AAA级景区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今年的春节假期没有迎来游客云集的情景,但整个村庄依旧干净整洁、古朴宁静,让人向往。
罗爱艳,司莫拉佤族村志愿者。疫情发生以来,她和这里的另外15名志愿者一起,每天参与疫情宣传、卡点防控、村庄环境卫生保洁、消毒,帮助照顾孤寡老人。罗爱艳说:“我们在这个疫情期间都尽自己的力量,把寨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照顾好大家,希望疫情过后我们的寨子越来越漂亮,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幸福,每家都奔小康。”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目前,全国仍有近3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脱贫,50多个贫困县要摘帽。脱贫攻坚,原本就是一场硬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这场硬仗带来了新的挑战。“再加把劲”!不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脱贫攻坚战,我们必将迎来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永远是大海!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就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监 制 | 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 | 陈剑祥 汪洁
记 者 | 李承泽 徐小龙编
编 辑 | 杨彩云 刘欣颜 张亚楠美
美 编 | 陆明明 于江
-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2020-11-13
- 财经观察:明年经济增长将重回正轨 内需担当“发动机”2020-12-22
- 转正!转正!中国经济划出上扬曲线2021-01-02
- 税收数据里的2020年中国经济:企业负担减轻 市场活力释放2021-01-24
- 重点来了丨本周数据连连“刷屏” 听专家说背后的“应有之义”2021-01-24
- 新华网评:这繁荣富足千年所盼2021-02-13
- “V”形反弹后中国经济能否“一牛到底”?2021-02-13
- 不再是简单“买买买”,春节消费展现中国经济活力2021-02-14
- 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1年中国经济稳健开局述评2021-04-17
-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于6月8日启动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