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雷锋是怎样炼成的?

2020-03-06 00:11:00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7岁沦为孤儿、22岁牺牲后成为亿万人学习的榜样,雷锋这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何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发挥光与热,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时代符号?

  雷锋是怎样炼成的?这当然与雷锋的自我奋斗、自我要求紧密相关。但同时,在雷锋短暂的22年岁月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为雷锋引路,带领雷锋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1949年,凄惨度日的孤儿雷锋终于在家乡解放后获得新生。在组织的关怀照顾下分到田地、上学读书。小学毕业了,雷锋在乡里工作,后被县委机关选拔为通讯员。在县委,县委书记张兴玉亲自关心他的培养,建议雷锋阅读毛主席著作。雷锋第一次接触到的《毛泽东选集》正是张兴玉送给他的。张兴玉还给雷锋讲革命故事,对雷锋日后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鞍山当工人时,恰逢征兵入伍。雷锋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但由于档案中缺了一个材料,难以批准入伍。关键时刻,老红军余新元对这个热情的青年青睐有加,大胆担当向部队力荐,使有关部门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破格批准雷锋参军入伍,圆了他的当兵梦。这是雷锋一生的关键一步。

  入伍后,连长、指导员手把手教他练军事、学做思想工作,团长、政委发现并培养他成为骨干,军区工程兵主任王良太将军把这名有思想、有个性的年轻战士请到家里作客……正是这些良师益友,在雷锋成长的关键时期,成为了雷锋的引路人,为雷锋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引路人带给雷锋的,不仅仅是思想理论上的熏染,更有工作生活上的关爱。雷锋日记中先后出现的工厂厂长、书记,送他参军的武装部政委、老战斗英雄,帮助他排忧解难的部队首长们,都像亲人一样,给予雷锋实实在在的帮助。心中缺爱,总会索取爱;心中爱满满,就会播撒爱。他看到了周围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样子,因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把这种正能量时时传递出去,助人为乐,利他为福,发自内心为人民服务。

  

  那个关于螺丝钉的故事,也与这些引路人有关。一次,县委书记张兴玉弯腰捡起雷锋一脚踢飞的螺丝钉,告诉雷锋:“一颗螺丝钉,别看它小,缺了也不行。就像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工作缺了你也不行。”就是这颗螺丝钉,就是这样几句话,在雷锋心中刻下永恒记忆,促使他决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雷锋留下的文稿中,十多次提到“螺丝钉”,以至被他反复回味思索,凝练成为一种“螺丝钉精神”。“螺丝钉精神”实质是爱岗敬业,就是要愉快接受并高标准完成分配的工作。雷锋说过,“我一定要更好地听从党的教导,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这不仅是雷锋的心声,同样也是雷锋身边众多引路人的实际行动。

  

  伴随雷锋历练成长的不仅是微笑和掌声,更有来自引路人的批评与鞭策。雷锋受工友鼓动花钱买了皮鞋皮夹克,县领导写信告诫他“不要忘本了”;到炊事班拿锅巴吃,班长提醒他“自觉点”;战士反映他办事主观,排长点拨他“注意工作方法”……这些批评帮助如鼓励欣赏一样,始终伴随着雷锋的人生旅途。青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极易从效仿他人开始认知世界、感悟人生,确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周围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对青年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和示范效应。我们学习雷锋时,也不要忘记雷锋身边的这些引路人。他们帮助雷锋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了有利于青年成长的小气候、小环境,引领激励了像雷锋这样的优秀青年茁壮成长。期待更多的人,在一如既往学雷锋的同时,向培养了雷锋的园丁、伯乐、人梯们学习。以身作则的同时,更要给予青年人足够的关心爱护,做当代青年的人生引路人,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宋怀金;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