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奔走在战“疫”另一阵地!这些人这些事令人感动

2020-03-17 16:07:00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7日讯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还有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一个月前,武汉的住宅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出不了门,可日子还得过,柴米油盐、蔬菜肉蛋以及药品,都不能断,怎么办?还有一些群众生活难以为继,需要救济,怎么办?这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压在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上。

  王锐端是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沈阳社区副书记,从2月11日起,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武汉在全市范围内对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从那时起,王锐端一天的工作,就是做好社区居民的后勤保障,最主要是药品采购和蔬菜肉蛋的供应。

   

  沈阳社区是一个老旧混合型社区,社区里老房子多、老年人多,很多老人都患有基础性疾病,帮助他们买药,要耗费王锐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社区封闭管理后,新增患者数量迅速下降,社区内部已经安全了很多,对社区干部来说,买药是最危险的工作了。虽然已经到了医院,可是社区居民各方面的物资采购需求电话还是在不停地响。

   

  买药这事儿其实挺复杂,既不能弄错,还要分清楚哪些是医保可以报销的,哪些是患者自费的。王锐端今年30岁,因为年轻头脑灵活,所以在分工上,主要负责线上线下物资的采购。这头王锐端在跑医院,那头社区书记雷莉华也在忙个不停,她主要负责物资分发和处理各种社区内部情况。这一天,来了一批民政部门针对困难老人的救助物资,雷莉华在忙着统计分发。

   

  社区里都是老房子,没有电梯,送物资都要人搬着提着爬楼梯。送几户下来,47岁的雷莉华好像有点力不从心。私下里向社区工作人员打听,记者才知道,雷莉华身体也有病,去年四月做了甲状腺癌手术。

  临近中午,王锐端已经跑了三家医院,剩下的药,就是去两家大药店补齐就可以了。

  跟着雷莉华书记派发物资,记者被居民邀请进了家。老的老、小的小,虽然是特殊时期,但也不能将就,足不出户也要想办法把生活过好。

  疫情发生后,留在社区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有5000人左右,社区干部只有12个人。从疫情初期帮助社区患者联系医院和床位,到后来应收尽收时协助有关部门收治患者,再到小区封闭管理后所有的日常事务。两个多月了,雷莉华没有时间休息,前段时间药也断了,还是副书记王锐端想办法给她买了药。

  药买齐了,居民可以自己来取,志愿者小黄做好登记,再把钱收下来。每次去买药,除了医保报销部分,其他的药钱都是王锐端自己先垫付的。

  下午,社区预定的180份蔬菜到了。居民们线上线下预定的蔬菜其实没有这么多,王锐端每次预订蔬菜的时候,都会先自己贴钱多订一些。

  这两天,雷莉华又多了一项新工作。沈阳社区是一个开放型老城区,紧邻武汉商业繁华地带,所以社区里有很多外地来武汉打工的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因为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出现了生活困难。

  李娟是河南南阳人,2019年先是在武汉城区送外卖,后在一家超市打工,也没赚到多少钱,刚辞职准备回老家,结果因为疫情滞留在武汉,只好暂住在朋友家里。

  对于这些滞留武汉人员的救济,政府部门审核还是很严格的。雷莉华要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对于那些自己没有住房、没有经济来源、微信支付宝没有大额流水、食宿出现问题的,雷莉华会帮他们申请政府的一次性3000元救助款,不符合条件生活困难的,雷莉华会从救济物资里挤出一部分,分发给他们。会做饭的送一些米、面、油、菜,不会做饭的送一些方便面、水果。

  每天早上8点前出门上班,晚上9点、10点、甚至更晚下班,两个多月来,社区干部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生活节奏。

  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宅成为了武汉市民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而大伙儿之所以能宅得住,那是因为还有一些人在外面为大家跑腿服务。而且,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服务的往往不是一两栋楼的居民,很多社区都很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千家万户。很辛苦,很累,但是,就像采访中一位社区干部说的,居民指望着社区、指望着政府,不管你能力有多大,你都要尽力去做。社区做到了,做好了,不仅仅是在解决居民现实的困难,更是送上心理上的抚慰和温暖,让大家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