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以青春之躯驻守战疫堡垒前哨
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团队。武汉协和医院 供图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
鲁网5月7日讯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489名医护人员怀揣着同样的使命,在战疫一线轮番上阵,连续奋战84天,上演2016小时生死速救,共计为23187人次疑似、轻症、重症、垂危患者进行了筛查、分类、诊治、抢救、转运服务。
其中,咽拭采样10253人次,抢救急危重症1134名,紧急心肺复苏57人次,呼吸机救治400余人、插管17人,输液治疗22842人次……
这个团队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热门诊(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
一个个数字记录着他们不惧风险、争分夺秒的日常,更注脚着一个个生命在他们悉心治疗下被挽救、治愈和康复的感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以青春之躯、以奋斗之姿筑起并守护一座战疫堡垒的前哨。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患者输液。武汉协和医院 供图
2019年12月31日,当疫情初现时,武汉协和医院便迅速响应,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是前线中的前线,被称为堡垒里的哨点。开放之初,这里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每天都在递增,300㎡空间的发热门诊里,不乏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随时需要抢救。
面对急剧攀升的就诊需求,发热门诊克服重重困难,快速完成紧急扩增改造,将面积扩增至2层楼近3800㎡,犹如一个可独立运行的小型“战地医院”。
在发热门诊,预检筛查候诊区、医生诊疗区、采样检查区,输液抢救区和重症留观区五大区域一应俱全,患者在这里可“一站式”完成预检筛查、医师诊疗、咽拭采样检验、B超放射、CT 检查、输氧输液治疗、生命监护和插管呼吸机抢救、转运救治等全部诊疗流程。
1月份的武汉,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不安情绪充斥其间。
在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办公室主任、内分泌教授袁莉的回忆中,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那都是极为艰难的一段时间。
在疫情暴发后,作为门诊办公室负责人,袁莉第一时间投身战疫一线,每天连续工作十余个小时。
“高峰期日接诊患者近1000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最多的一天达到70人次。”袁莉说。
那时,发热门诊“重症留观区”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随时可能上演生死速救。“快快快,上氧!面罩给氧!”“快!抢救!血压没有了!”“快快快,要(心肺)复苏,马上复苏!”……深夜的寂静,总会被这类此起彼伏的呼救声刺穿。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武汉协和医院 供图
一次接班,保健病房护士高雨薇接收了一位刚入院情况并不乐观的老年患者。一下午的抢救,由于老人病情太重,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那一刻,高雨薇只能忍住悲痛,继而转身投入到另一位患者的紧急抢救中。
高雨薇说,她那时才明白为什么会有医护人员身心俱疲,感到无力和焦灼。
那一夜,高雨薇曾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她说需要把心中积压的情绪发泄干净,再穿上战袍投入新的战斗。
其实,发热门诊的工作,不仅艰苦,而且凶险。
咽拭子标本采样,操作看似简单,但直面患者口咽部,长时间暴露在大量病毒密集的环境里,感染风险极高;心肺复苏,有气溶胶高度释放,有感染风险;气管插管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却被誉为“风险最高的操作”。
即便凶险万分,这些却都是发热门诊工作的日常。
面对患者来源广、焦虑情绪高、病情变化快、感染科风险高等高强度、高压力挑战,发热门诊一直努力接诊每一位患者、不放弃任何一丝生机,即使身着密闭厚重的防护装备,极度挑战生理极限,医护人员仍然选择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他们许下铮铮誓言:“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必排除万难,全力以赴。”
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最美面罩姐姐”、感染科青年护士喻银燕。武汉协和医院 供图
“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疫情来袭,正在上海进修学习的感染科主治医师朱彬说出这句话。交通暂停,朱彬历经曲折,辗转近千里终于回到武汉,与同事并肩作战,投身到一线战疫的队伍中。
“往前冲,是我的天职!”感染科青年护士喻银燕,是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支援的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医用防护服,汗水蒸发结成水珠布满防护面罩上、挂在眼睫毛上,喻银燕依然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成为大家心中的“最美面罩姐姐”。
“我不累,我能坚持。”急诊科副主任樊红教授,从美国归来还没顾上倒时差,顾不上考虑自身安危,更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立即投入到重症留观区作战,一干就是一个月。24小时值守下来,疲惫不堪的她经常不知不觉睡着。
“我没事!”是急诊科护士长冯霞的口头禅。从大年初二起,冯霞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A4留观区负责护理管理工作,自此一直没有回家,每周都给自己排七天班,即时白班也常常忙到半夜。胸外按压、协助插管、紧急抢救、转运患者,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被称为“铿锵玫瑰”的耳鼻咽喉科80后护士长余晶晶,疫情暴发时,腿部还在手术后恢复中。面对大量患者以及医护人手不足,余晶晶义无反馈请缨参战,在危险的咽拭子采样岗位上,每天从早到晚一心扑在救治最前线。
“舍得一身剐,疫情奈我何?”重症病房护士长万佳面对危险,每次都是选择“我来”。面对咽拭子标本采样的高风险,万佳带领护理团队挑起采样重任,高峰时期每天核酸检测达700余人次。
“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这是14岁女儿写给父亲、急诊科青年医师孙鹏的一封家书。从疫情暴发之初,孙鹏就坚守在发热门诊一线,不能回家,没有一天休息。女儿用信表达着对父亲的思念,其中话语也温暖、鼓励着父亲和所有奋战在战疫前线的人们。
…………
在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489名医护人员中,类似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那段忘却了时间的日子里,他们每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死神搏斗,以一身白衣、守生命平安。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察看患者CT片。武汉协和医院 供图
在武汉协和医院,有一处俗称A4的发热门诊重症留观室,是由骨科A区4楼临时改造而成。
A4,肩负着医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重任,是收治患者情况最复杂、病情最危重的病区。在这里,集聚着来自医院各个科室、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每天都上演着生死赛跑。
A4的医护人员,都是临危受命,面对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经充满恐惧和忐忑,但更多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心和责任。
一次,一位55岁的男性危重症患者转入A4病区,情况十分危急。患者除了呼吸窘迫,同时伴有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不及正常人的一半,血小板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随时有生命危险,急需输注血小板。
刻不容缓,心外科主治医师李庚立即联系武汉市血液中心,经过积极协调,终于在当晚11点拿到了珍贵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当输注后患者转危为安,所以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在A4,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用品,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频次,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一个班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选择退缩。
在整形门诊护士汤亚男的回忆中,一踏入战场,医护人员彼此依靠和慰藉,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没事,我在这,我来!”“这氧气瓶快没氧了,我去搬!”“你一个人能行吗,我给你帮忙!”“那人氧饱和度不好,大家都多注意下!”“治疗室收药的人手不够,我去帮忙!”“打针的人手不够,我去帮一下!”“120送人来了,快上氧气和监护!”“我先跟你说下,等会交班的时候提醒一下我”……汤亚男说,这些彼此熟悉的声音,忙而不乱,稳而不杂,每天都温暖和鼓励着彼此。
“战场上,没有停顿,没有时间去容得下你懈怠,所有的事情就像洪水决堤奔着你来,推着你满场子使劲转!可就是这样,没有一个战友不给力,没有一个战友退到幕后。即便是想上厕所,即便是口罩里浸透了汗水,即便是雾气花了眼睛,也没有一个小伙伴轻易中途退场。”后来,汤亚男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
如今,疫情阴霾逐渐散去,胜利曙光已透过晨曦,白衣执甲的战士们已然践行了自己“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
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团队,同样是一支青年军。在489名医护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医护就有308名,他们青春无畏、青春无悔,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正是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生动实践。而今,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武汉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团队获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