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父亲节|一起来读读“猫爸”“狼爸”的故事
原标题:严父慈母”被说了数千年,常州晚报记者近期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严母慈父”如今占多数
反转的是,大多数家长想要的,还是“严父慈母”模式
“严父慈母”的传统模式,从晋朝开始就流传了数千年,父亲的严厉家教和母亲的温柔陪伴,都是经典文学影视作品中不能轻易更改的形象。日常家庭模式中,往往也是按着父亲、母亲分别扮演“高大威严”和“慈爱细腻”的角色而有条不紊地陪伴着孩子的成长。
然而,如今这一家庭教育模式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常州晚报记者近日做了一项关于“家庭结构是‘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认知中的“慈母严父”变成了“慈父严母”。
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身边这些“猫爸”“狼爸”们,都有着怎样的育儿经,他们在付出怎样的一种父爱?
今天是父亲节,一起来读读几位父亲的故事。这些父爱的深处,或许,有着每一位父亲的影子;这些父爱的点滴,或许,陪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成长。
调查结果
“虎妈猫爸”成主流传统家庭教育模式被颠覆
此次调查,共收回了107份有效答卷。参与答题的家长中,超过8成是母亲,父亲占了不到两成。得到的结果令人眼前一亮。
“慈母严父”只占27%,“虎妈猫爸”成大趋势
在问到“你的家庭教育结构是哪种模式”时,40%的家长选择了“严母慈父”,占据首位,27%的家长选择了“严父慈母”,另外选“父母都慈”和“父母都严”的分别占到了22%和11%。
但是在面对“是否希望当前的模式有所改变”时,超过半数的家长回答“是”,另外选择“不是”和“无所谓”的分别占到20%和29%。
最后,家长们心中期望的“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58%的家长都选择了“严父慈母”,而选择“严母慈父”的仅占9%。其余“父母都慈”和“父母都严”分别占到了23%和9%。
专家:一味慈或者一味严都不合适,最重要的是父母“站队”一致
在当下这个时代,“严父慈母”的形象正在发生转换,“慈父严母”的家庭正在扮演重要角色,对此,专家是怎么看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一中专职心理老师周卓行,让她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
“古语中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养不教,父之过’等说法。”周卓行说,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爸爸是不苟言笑的威严形象,妈妈则是温婉亲切的慈母形象,“严父慈母”与传统以来的认知都是吻合的。
针对调查中27%的家庭是“严父慈母”这一现状,周卓行表示严父比她意料中少了一点。她分析,也许跟时代的发展有关系,允许家庭教育的性格角色有分化,所以严父的比例没那么高,人们不一定完全按照传统来。
“不论是慈父严母还是严父慈母,教育的立场要统一。”周卓行说,每个家庭千差万别,每个人性格多样化的,不论是严母慈父,还是严父慈母,首先都要遵循这么一个前提,就是严而有慈,爱中有教。一味地纵容溺爱,或者一味地实行“大棒政策”,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比如,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态度要一致严格,向孩子指出问题所在。而当孩子人际关系受挫时,父亲母亲就要表现慈爱的一面。也许不同性别,表达方式可能不一样,但要让孩子感受到包容、温暖、慈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庭之所以出现“慈父严母”的状况,是由于父亲忙于工作而缺位,因而对孩子多少心怀愧意,所以,周卓行说,当爹的切不可打着“慈父”的幌子,实则却当“甩手掌柜”。
究竟谁唱红脸谁唱白脸?周卓行的看法是,视每个家庭情况而定。她表示,幸福的家庭应当父母的关系和谐、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父母的教育意见统一。父母的相处模式会默默地反映给孩子应该怎么和人相处,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孩子在学校里也通常会这样对待其他人。
慈父的故事
“猫爸”们的特长:擅长跟子女打成一片
老妈管女儿,老爸就是“挡箭牌”
高考过后,女儿第一次跟同学去外地旅游三天,唐先生连续两晚没有睡着。一方面是担心女儿的安全问题而辗转反侧,另外一方面则是顾虑着未来女儿上大学了,要是每天睡眠质量还像这样,该如何是好。
女儿填志愿的时候,唐先生拼了命地要找离家近的学校。最终写下的三个志愿中,都是开车一两个小时就能到的地方。送女儿去大学的那天,所有的行李装了满满七八个大包,甚至连餐巾纸、垃圾桶都事无巨细地准备好。将宿舍里的床单、蚊帐、书架全部都整理好之后,唐先生才一步三回头地走开,看呆了宿舍里一个人拎着大包、长途跋涉而来的其他小伙伴。
“你爸对你真好。”这是女儿留给大学舍友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大学那几年,他从来不给女儿打电话。“这种嘘寒问暖的事情,让我老婆去做就好。”嘴上这么说着,每次妻子打电话,他还是忍不住要走近点,听听女儿在电话里提及的近况,然后小心翼翼地关照一句,“灌热水瓶的时候小心别烫着”。
很多朋友说,唐先生对女儿近乎溺爱。普通父母的打骂方式,在他这里完全走不通。以至于有一次唐先生对女儿大发脾气,气到把碗砸碎,还真吓坏了正在吃饭的一大家子人。不过,那也是女儿二十多年成长过程中他唯一的一次发火。
“我女儿好像每次遇到自己搞不定的事,总会向我求救。”还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妻子怀着殷切的希望送女儿去兴趣班,学钢琴、学古筝,上完了课回家还得继续练习。好动、贪玩的孩子在琴边总是坐不住,时间长了一准嚎啕大哭。女儿的“绝招”就是向爸爸求救,“爸爸我不想练了,”看着大眼汪汪、哭哭啼啼的女儿,唐先生立马心软地表示,“不练了不练了,我们出去玩吧。”说着便把女儿抱走。不过,矛盾的唐先生如今也存着一份担忧,“不知道现在女儿会不会责怪我。”
长大后的女儿,一如小时候那般,而且将唐先生的脾性摸得更加透彻。“我对女儿管得比较宽松,我老婆势必就要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她希望孩子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所以就要反复强调。孩子有时候被说多了,就往我们的房间里一躲,我看情况会顺势说两句,‘好了好了,说一遍就够了,孩子能懂的’。这时候,我老婆就会把矛头指向我,我女儿反倒成功脱身。”
只要爸爸在家,儿子、女儿就只找他
陈先生的儿子2011年出生,去年家中又添了个女儿,一家四口,儿女双全。他说,“我自己就不是独生子女,从小有个姐姐陪着我,我知道有人陪着一起长大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原来,生二胎早就是计划中的事情。
对两个孩子,陈先生注重的更多是陪伴。这段时间,虽然天天晚上要看欧洲杯,但他还是雷打不动地每天最晚7点起床,先帮女儿穿衣服、喝奶、喂早饭等等,“女儿几点醒,我就几点醒。”等到儿子要上课的时候,再把女儿交给老婆,转身送儿子去上学。
用陈先生自己的话说,只要他在家的时候,儿子女儿缠着的总是他。洗澡要自己上阵,睡觉还要一起睡。曾经和朋友两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回来以后朋友说,“以后再也不跟你一起出去旅游了,我们单独出去可以,就是不要再带小孩了。你知道回去以后我老婆把我骂的多惨吗?我基本每天到家就是直接往沙发上一躺的。”
陈先生的父母住在经开区,前些年看房子的时候,他考虑的是要把房子买在离父母近一点的地方。“当时房子已经看好准备买了,家里另外一个亲戚提醒我是不是要看看学区房,我突然意识到,想到将来两个小孩都要上学,立马连着看了几天学区房,看中后赶紧买了下来。”
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总需要家长做一些引导。记得妹妹出生之后,陈先生就每天跟哥哥做功课,“现在家里有妹妹了,爸爸不能陪你睡了,你要试着自己一个人睡。不过爸爸过五分钟就会来看一下你,如果睡得很乖,爸爸会有奖励哦。”
陈先生说,“其实女儿刚出生的那段时间,我都是更爱儿子,毕竟儿子已经陪了我5年,跟女儿相处才几个月。现在对两个人我做到不偏袒,更希望以后也能如此。不过,作为哥哥、也作为男子汉,儿子还是要负起更多责任。比如说,在跟妹妹抢玩具的时候,我就一定会跟他说,现在家里的玩具已经不是你独享了,要分享给妹妹,带她一起玩。”
这天,小小男子汉自己端着板凳,走到电饭煲前,帮爸爸盛了一碗饭。一顿晚饭的时间,陈先生笑得没有合拢过嘴。“当了父亲才知道,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让爸妈充满幸福啊。”
严父形象
严格并不是“凶”
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的严格要求上
80后白领李先生有个5岁女儿,他自认为是一个严父。从妻子怀孕开始,他就研读了不少育儿方面的书,自认为观念上还算进步。在他概念里,对孩子的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严格要求上,李先生说,严一点能较早地让孩子明辨是非,只要严得合情合理,孩子是能够接受的。
有一次,全家人吃饭,见女儿举着筷子时不时瞄一眼电视,李先生就干脆把她的碗没收。过了几分钟,妈妈把碗端来:“吃饭吧。”见女儿不情不愿地吃,他又伸手去拿碗:“这一顿先别吃了,去罚站。”没办法,女儿只有收起坏情绪,乖乖地认错,确保下次不再犯了。
不过李先生也面临着难题,他们夫妻俩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加班、出差非常多,导致没有办法把生活的中心放在孩子身上,经常陪伴孩子的是家里的老人。
由于对孩子多少有些歉疚,妻子常常迁就女儿的小任性,物质上基本有求必应。女儿也觉得妈妈特别慈爱,甚至有点“好欺负”,但凡自己犯了错或者有事相求,都会先找妈妈说。即使犯了错,妻子偶尔粗起嗓门,“女儿就会嗲声嗲气地撒撒娇,妈妈马上没辙了。”
李先生却不吃女儿这一套。“孩子总是要管的,讲究卫生、到点吃饭睡觉、生活习性,都得管好了,否则等大了再管就晚了。”尽管很坚定自己的教育方法,可想到女儿亲妈妈多过自己,他也略有失落,“有一回问女儿,家里最怕谁,女儿毫不思索地说是‘爸爸。’”
和一味地树立权威不同,他也在时时提醒自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硬将自己的感受套用在孩子身上。他发现随着成长,女儿越来越黏他,放风筝、踢球、跑步、游泳,常常缠着他一起,即使爷俩聊得不投机,小丫头黑脸而去,过一会儿用新鲜事吸引她的注意力,就又笑嘻嘻地凑过来了。
称得上“暖男”的爸爸,在女儿心里有着不打折扣的权威
说到慈父、严父的话题,80后的周小姐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的一首儿歌:《好爸爸坏爸爸》,“里面唱道‘我有一个好爸爸,做起饭来铛铛铛,锵铛铛,洗起衣服嚓嚓嚓,嚓嚓嚓’,打起屁股啪,啪,啪啪啪啪,真是稀里哗啦。”周小姐说,当时自己还小,听到这首歌总是很疑惑,“打孩子的为什么还是好爸爸?”
“小时候,我爸跟我就像朋友一样,对我很尊重,还经常在我被妈妈批评时当和事佬。”周小姐说。
不过,这个称得上“暖男”的爸爸,在女儿心里有着不打折扣的权威。
“严格并不是凶。”她说,妈妈从行为习惯到学习,再到生活方面,从头管到脚,管起来就很细致,就像一张网罩着。而爸爸呢,他比较粗线条,抓重点,哪方面不足就抓哪方面,一颗钉钉到底。
上幼儿园起,父亲就给周小姐定了三条原则,不可以说谎、不能没礼貌、不能情绪不好就大吼大叫。如果这三条犯了三次都没有改正的话,就会面壁思过。之前父亲都会说清楚为什么要惩罚,而且很少用命令式语气,如“你不许这样说话”、“你必须马上把这碗饭吃完”,而是严肃讲道理,面壁过几次之后,自己的确吸取了教训。
父亲对她的学习并不会事无巨细地关注,但开家长会,他常常是出现在全班妈妈群里的“稀有动物”,他不仅认真听,还积极跟老师探讨,并且带个小本本记录下来。
她记得小学时爸爸骑车带自己去乡下看棉花田,告诉她身上的棉衬衣是怎么来的,看到竹笋,就告诉她为人不能“嘴尖皮厚腹中空”,看到芦苇就表示,不能“头重脚轻根底浅”。后来自己渐渐大了,念哪所大学、填什么志愿,找什么工作,父母会开个家庭会议帮她分析,很多事情父亲开始让她自己做主。
在家里,父亲最有权威,行为也很讲究规范: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有长辈在场总是恭敬,坐有坐相,吃饭会注意手肘靠在自己坐位桌边,不能妨碍同席的人。
直到长大以后,亲朋好友无意间的评价“真跟你爸一个脾气”,“你跟你爸一个样”,周小姐才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有多么大。(文字 刘懿 董逸 制图 朱臻)